血栓,看似陌生的医学名词,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时间,一旦堵塞血管,轻则影响肢体功能,重则引发脑卒中,心肌梗死等致命疾病,给个人健康和家庭幸福带来沉重打击。10月13日是“世界血栓日”,让我们携手,别让这个“隐形杀手”悄袭健康。
一、什么是血栓?为何危险?
1.血液在血管内异常凝结形成血块(栓子),像堵塞水管一样阻断血流。
(1)动脉血栓:是脑梗,心梗的元凶,可引起瞬间瘫痪或心脏骤停。
(2)深静脉血栓:主要表现为腿部肿胀疼痛,脱落后随血流冲向肺部,可以导致肺栓塞(猝死风险极高)。
2.高危人群:久坐不动者、孕妇、术后患者、老年人、肥胖、吸烟者以及长期卧床病人等等。
3.大脑是人体的重要生命中枢,它掌管着我们的思维情感和行动,是人体神经系统最高级的部分。因此一旦脑部血管堵塞形成血栓,可致残可致死,后果非常严重。
二、什么是脑血栓呢?
脑血栓属于脑卒中,脑卒中是因为脑血管的急性病变引起。急性脑卒中是以突然发生的偏瘫、失语、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口角歪斜、意识不清为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
三、急性脑卒中已成为威胁我们健康的头号“杀手”,预防急性脑卒中的发作涉及用药、康复、饮食、运动锻炼及心理精神等多方面,其中需警惕几大误区:
误区一:症状轻微就不用紧急就医
脑血栓的典型症状(如单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口角歪斜、视物模糊)即使短暂出现(如“一过性脑缺血”),也不可小视它是血管堵塞的预警信号。若不及时干预,几小时内可能进展为完全性脑梗,错过“黄金救治时间窗”,导致不可逆的神经损伤。
误区二:加大降压药物剂量,血压越低越好
脑组织的血流量主要靠血压来维持,若使用较强的降压药且剂量过大时,会使血压骤然大幅度下降,从而影响大脑血流的供应,以致脑部血流缓慢,血液中的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容易积沉而形成血栓,堵塞脑部血管而形成急性脑梗死。因此,需特别警惕利尿剂,它们以“利尿”而降压,但又因其利尿而失水,可使血液浓缩,血液粘滞度增加,导致各重要脏器供血不足,特别是老年人在大量脱水情况下,比如:高热、腹泻人群、患急性脑梗死几率大大增加。
误区三:脑卒中是老年人的专利
虽然90%以上的脑卒中都是发生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身上,但也别小看剩下的10%。事实上,脑卒中越来越偏爱年轻人了。年轻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与中老年人有所差异,外伤或粗暴的颈部按摩所导致的颈动脉夹层、心脏病变、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均可增加年轻人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长期吃外卖、不运动、压力大、大量饮酒吸烟等。可大幅度提高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概率,而这些疾病都是脑血管病的高危因素。
误区四:中风是胖人的专利
瘦人也会发生中风,只是相较于胖人而言,概率稍低,但这绝不意味着瘦人可以高枕无忧了。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血脂紊乱等疾病并非专攻“胖子”,加上瘦人也会有不良生活习惯,因此无论胖瘦均需做好预防,不能掉以轻心。
误区五:过度依赖“溶栓/取栓”就无需长期治疗
溶栓(溶解血栓)、取栓(手术取出堵塞血管的血栓)是脑血栓急性期的关键治疗手段,但仅能解决“当前堵塞”。术后必须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降脂药物(如他汀类),并控制血压、血糖,同时调整生活方式,才能预防血栓再次形成(脑血栓复发率较高,5年内复发风险约10%-20%)。
误区六:吃“活血化瘀”保健品的替代药物
目前尚无任何保健品能替代正规药物治疗脑血栓。部分保健品宣传“溶解血栓,预防脑梗”,但缺乏科学证据支持,且可能与治疗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效果或增加出血风险。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服药,切勿擅自用保健品替代。
总之,防治卒中应纠正上述几点误区,同时,应针对脑卒中发生的可控制的高危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肥胖、吸烟饮酒等因素予以严格的控制及监测,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增加体育锻炼,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做健康检查。
如果一旦不幸患上急性脑卒中,那么一定要争取在急性脑梗死治疗时间窗黄金6小时内进行快速救治即溶栓治疗,时间越快越好,即时间就是大脑。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正规有溶栓能力的医院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脑卒中的治疗至少持续三个月,包括发病时进行的急救处理,住院急性期进行主要治疗以及出院后至三个月进行康复治疗和预防复发。前三个月是康复的关键时期,也是复发的高峰期,坚持前三个月的治疗非常重要,前三个月恢复最快,三个月后仍有的残障基本不能恢复,因此脑卒中的预防,早期症状识别,发病6小时的溶栓治疗以及康复治疗,构建了整个脑卒中的防治体系,忽视任何环节,都会造成不良后果,因此注重平时预防是第一重要环节,关注健康,希望每个人都享有动静自如的美好人生。
【本期专家】
张雅娟,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四科主任,主任医师。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学硕士。从事临床工作3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多次成功抢救病情危重患者。擅长:各种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眩晕性疾病、癫痫、痴呆、神经肌肉疾病、脊髓疾病、周围神经病,睡眠障碍等的诊断及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取栓治疗及颅内外动脉狭窄的血管重建诊疗经验丰富,同时对于脑血管病康复治疗具有较深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