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寒露节气:道医常用的神奇中医药

1.菊花

《崔寔月令》:“九月九日,可采菊花。”

《太清诸草木方》曰:“九月九日,采菊花与茯苓松柏脂丸服之,令人不老。”

我国专异笔记中,有很多服菊成仙的记述。据记载,东汉汝南恒景跟从费长房学道。

费长房对他说:“九月九号,汝南有大灾,令家人登山饮菊花酒可消些祸。”恒景听后,全家登山去了。

回来时,鸡犬都暴死。从此,重阳节登高饮菊酒便成了民间避祸消灾的传统习俗。

2.马苋

《蓬莱山西灶还丹歌·遍金台第二十一》:“俗呼马苋,书为绿微,性冷,出河阳府,叶锐圆醭。生甲丁,死壬己。治疮及恶疖,应寒露节,立冬后采用。

歌曰:

同罗新妇未仙时,折得金台数百枝。

经得三周周甲子,三年身驾庆云飞。”

3.黄茨

《蓬莱山西灶还丹歌·奉真人第一百五十二》:“俗为水结,书为黄茨。性热,出岱州。叶绿有子,生甲丁,死癸己。治牙疼。应寒露节,小暑后采。

歌曰:

茎茎白色绕山崖,重重开叶傍花排。

绿水池边安少许,青丹从此绝尘埃。”

4.金菌芝、云母芝

《抱朴子》:“金菌芝,生于名山之阴,金石之闲,上有水盖,茎赤,入秋旬求之,饮其中水,寿千岁,耳目聪明。

云母芝,生于名山之阴,青盖赤茎,味甘,以季秋竹刀采之,阴干治食,使人身光,寿千万岁,醮以牛脯。”

5.山茱萸

《神农本草经·中品》:“味酸,平。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久服,轻身。一名蜀枣。生山谷。

吴普曰:山茱萸,一名魅实,一名鼠矢,一名鸡足。神农、黄帝、雷公、扁鹊:酸,无毒;岐伯:辛;一经:酸。或生冤句、琅琊,或东海承县。

叶如梅,有刺毛。二月,华如杏;四月,实如酸枣,赤;五月采实(《御览》)。

《名医》曰:一名鸡足,一名魅实,生汉中及琅琊、冤句、东海承县。九月、十月采实,阴干。

《风土记》曰:茱萸,椒也。九月九日成熟,色赤可彩。世俗亦以此日折茱萸。费长房云:以插头髻,可避恶。”

在民间,关于山茱萸的名称由来还有一段传说。

相传战国时期赵王有颈椎病,颈痛难忍,一位姓朱的御医用一种干果煎汤给赵王内服用,很快使赵王解除病痛。

而后赵王问朱御医用了什么灵丹妙药,朱御医回答是山萸果,如若坚持服用,不但可治愈颈椎疼痛,还可安神健脑、清热明目。

赵王听后大喜,令人大种山萸。为了表彰朱御医的功绩,就将山萸更名为山朱萸,后来人们将山朱萸写成现在的山茱萸,并逐渐流传了下来。

6.水苦荚

《本草纲目·第二十七卷·菜部》:【释名】谢婆菜(《图经》)、半边山。

【集解】颂曰:水苦荬生宜州溪涧侧。叶似苦荬,浓而光泽。根似白术而软。二、八、九月采其根食之。根【气味】微苦、辛,寒,无毒。

【主治】风热上壅,咽喉肿痛,及项上风疬,以酒磨服(苏颂)。

7.菖蒲

《神仙服食灵草菖蒲丸方傅》:“菖蒲奇哉,兼窃做之,朝夕依法服之,甚有验矣。

不唯男女老少服之,尤有增益,每为鬼神之所保护,世人莫测。

其由服之,百无所忌,若体热即以秦胶一两钱,一盏水煎待,冷饮之,即定盖与菖蒲为使也。

时大历十四年,按渊明日但以九月九日采取菖蒲,炎日干之,杵为散以糯米糊合之成丸。

又一法太清经说,神仙灵草菖蒲采取法,以三月三日、四月四日、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七月七日、八月八日、九月九日、十月十日采之时,须是清静石上水中生者,仍须南流水者,北流水者不堪。”

该文摘自《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秋》,熊春锦著,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寒露节气:道医常用的神奇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