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知识 »

水果榨汁营养易流失且喝多易致便秘,需谨慎饮用

水果榨汁虽然能让我们快速享受到水果的味道,但实际上其营养流失较大。在榨汁过程中,水果的细胞壁被破坏,其中的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容易与空气接触而被氧化、分解,导致大量营养流失。

而且,大量饮用果汁还可能会导致便秘。因为水果中的膳食纤维在榨汁后大部分被去除,而膳食纤维对于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起着重要作用。缺乏膳食纤维,肠道蠕动减缓,就容易出现便秘的情况。

所以,我们不能过度依赖水果榨汁来获取营养,应尽量选择直接食用完整的水果。这样既能保留水果的营养成分,又能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对身体健康更为有益。同时,也要注意适量饮用果汁,避免因过度摄入糖分而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水果榨汁好不好 水果榨汁 适合榨汁的水果

   现代人为了图方便,吃水果都直接榨汁喝,喝果汁比吃水果更频繁的多,有些人认为喝果汁身体更容易吸收营养,其实,这都是误区,水果榨汁后营养流失大、果汁纤维低,喝果汁容易导致热量摄取超标,不当营养少甚至会导致肥胖、便秘疾病的出现。

  饮果汁易致热量摄取超标

  水果榨成果汁,无论热量、糖分均浓缩,容易摄取过量。举例而言,一个重131克的橙子热量为62卡路里,糖分12.3克;但一杯240毫升的橙汁,约用3个橙榨成,热量为112卡路里,糖分是20.8克,两者相差近一倍。以为饮果汁健康而不加节制,便会大大失算。

  此外,水果榨汁后,纤维主要集中在果渣里,而喝果汁时会将果渣过滤掉,如此便丢失了我们都市人普遍缺乏的、可贵的膳食纤维。

  我国营养学会在2000年提出,成年人膳食纤维的适宜摄人量为30克/日;2~20岁的幼童、青少年,其摄入量推荐为年龄数加5~10克/日;便秘、肥胖、肠道癌、高血脂等“富贵病”患者在此基础上应增加10~15克/日。而目前我国国民从日常食物中摄取的膳食纤维只能达到8~12克/日。

  果渣中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纤维,具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保健功效;果渣中的非水溶性纤维则具有刺激肠道蠕动和促进排便的作用。便秘患者如果常喝果汁不吃水果,无疑会加重便秘。

  膳食纤维还可影响血糖水平,减少糖尿病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并有防止热量过剩、控制肥胖的作用,还有预防胆结石及降低血脂的功效。就算吃果汁时连同果渣一齐进食,纤维量虽并无减低太多,但饱腹效果不及原个水果。

  曾有研究比较苹果与苹果汁的饱腹感,即使相同热量和纤维,苹果的饱腹感较强,因为固体食物在胃能停留较长时间,比流质饮料更能饱腹。因而进食水果,能有效减少摄入其他食物,避免热量超标。

  果汁营养成分流失大

  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增强抵抗力,但维生素C本身相当脆弱,遇水、光、热、氧都会受损,在榨汁过程中,水果的细胞结构受破坏,维生素C暴露在空气中氧化,便会流失。而果汁摆放时间越长,与空气、阳光接触越久,维生素C流失越多,所以如果要饮果汁,应该在榨汁后立即饮用。

  在夏天,瓶装的果汁饮料似乎特别受欢迎,消费者不妨细心留意其包装与标签。因为食品包装上的成分表,是按含量由多至少而排列。非纯果汁饮品的成分表中,若水占第一,糖占第二,则几乎可以说它是“糖水”饮品了。此外,就算是100%纯果汁,如果它呈清晰透明,即表示不含纤维。待瓶里的维生素随时间而流失,那么,它们也与“糖水”无异。

  当然,果汁是可以喝的,只是相比于直接吃水果,喝果汁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水果榨汁营养易流失且喝多易致便秘,需谨慎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