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知识 »

南北方端午习俗大PK:地域差异下的传统盛宴

在端午佳节,南北方的习俗呈现出鲜明的差异,宛如一场精彩的大PK。

南方的端午习俗充满了水乡韵味。赛龙舟是重头戏,一条条色彩斑斓的龙舟在江河湖面上疾驰,鼓手激昂擂鼓,桨手们齐心协力,那激昂的呐喊声和溅起的水花,彰显着南方人的豪迈与团结。人们还会制作精巧的香囊,挂在身上,香气四溢,寓意着祛病驱邪。

北方的端午则更多了一份烟火气息。吃粽子是不可或缺的,北方的粽子以甜口为主,红枣、豆沙等馅料,包裹在宽大的粽叶里,热气腾腾,甜蜜在舌尖蔓延。孩子们会在门口挂上五彩的葫芦,祈求健康平安。此外,北方还有饮雄黄酒的习俗,据说能驱毒辟邪,虽如今喝雄黄酒的人少了,但那古老的习俗仍留在记忆中。

南北方的端午习俗各有千秋,南方的热烈与豪迈,北方的质朴与温馨,共同构成了这丰富多彩的端午文化,让我们在这个传统节日里感受着浓浓的家国情怀和历史韵味。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习俗 南方端午节习俗

   南北方在节日庆祝上有很大的差异,端午节同样也是,就当当粽子来说就有很大不同,南非粽子大多是咸的,北方粽子大多是甜的,下面我们来看看南北方端午习俗大PK。

  第一场PK:粽子

  南方粽子

  南方:馅料丰富,咸主打

  单看形状,南方粽子就显得多姿:三角形、火炬形、锥形、方形,外表的玲珑先吊足你的胃口。

  不同于北方的红枣甜粽,南方的馅料更为丰富。豆沙、鲜肉、火腿、蛋黄……

  北方粽

  北方:红枣豆沙,甜甜的

  北方的粽子是甜的,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配上红枣或者是蜜枣,有的还用豆沙或果脯,为了增加甜度,有的还会加上白糖。粽子个头有大有小,但一般不会小于小女孩的拳头,形状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

  第二场PK:辟邪

  菖蒲、艾条

  南方:菖蒲、艾条

  南方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目的是辟邪。湖南省博物馆秦汉史专家王树金介绍,端午挂艾、悬菖蒲,相当于春节放鞭炮。古人还有佩戴香囊的习俗,在长沙马王堆,不少出土文物都透露了这一信息。香囊内装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以往汨罗江畔的居民还有“抢龙水”的风俗。村民们挑着水桶,来到汨罗江边抢水,谁抢到第一桶水,用这桶“龙水”洗头,头发就会变得更好,洗脸能达到明目的效果,给孩子们洗澡还能驱邪。

  五毒铜钱

  北方:佩戴五毒铜钱

  北方端午节有佩戴钟馗祛五毒铜钱以辟邪的习俗,不过现在逐渐被小孩子穿五毒肚兜的习俗替代。有的地方流行姑姑姨姨送,有的地方流行祖母或外祖母送。

  五毒肚兜颜色鲜红,上面绣着蜈蚣、蝎子、蛤蟆、老鼠和蛇五种毒物,据说可以驱毒辟邪。五色丝线也是人们端午辟邪的一种方式。将红黄蓝绿等各色丝线编在一起,戴在手腕和脚腕上,美观精致。

  第三场PK:习俗活动比拼

  南方:赛龙舟

  南船北马。赛龙舟是南方独一无二的过节习俗。随着船头鼓手或快或慢的鼓点,整条船的龙舟手边吆喝边舞桨,恢宏的气势足以震出远山的回响。你追,我就赶;争先恐后的豪气在怀,彼此都不相让。

  北方:“踏柳”

  古时,河北赵县的端午节,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而发展到现在,端午吟诗的习俗依然存在,只是缺少了到城外宴饮赋诗的雅兴。

  现在有些地方举行大规模的端午爱国诗文征稿活动。大家聚集在一起交流感情,吟诵爱国诗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南北方端午习俗大PK:地域差异下的传统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