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知识 »

“如何通过吃板栗实现养生保健?超详细攻略!”

板栗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以下是一些吃板栗养生保健的方法。

可以将板栗直接煮熟后食用,这样能保留其大部分营养成分。煮好的板栗口感软糯,香甜可口,每天适量食用几颗,有助于补充能量,增强体力。

也可以将板栗做成板栗羹,把板栗剥壳后与糯米等一起煮成羹状。板栗羹不仅味道香甜,还易于消化吸收,尤其适合脾胃虚弱的人群,能起到健脾养胃的作用。

此外,还可以用板栗与瘦肉、红枣等一起炖汤。这样的汤品营养更加全面,具有补气血、益肝肾的功效,对于气血不足、腰膝酸软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板栗不易消化,一次不宜食用过多,尤其是胃肠功能较弱的人。在食用板栗时,最好搭配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等,以促进消化。总之,合理食用板栗可以为身体带来诸多益处,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民间验方多用栗子,每日早晚各生食一至二枚,可治老年肾亏,小便弱频;生栗捣烂如泥,敷于患处,可治跌打损伤,筋骨肿痛,而且有止痛止血,吸收脓毒的作用。

  由于栗子富含柔软的膳食纤维,糖尿病患者也可适量品尝。但栗子生吃难消化,熟食又易滞气,所以,一次不宜多食。最好在两餐之间把栗子当成零食,或做在饭菜里吃,而不是饭后大量吃,以免摄入过多的热量,不利于保持体重。新鲜栗子容易发霉变质,吃了发霉的栗子会引起中毒,所以,变质的栗子不能吃。

  从药用方面来说,栗果是补肾佳品,兼有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止泻治咳等功效。如果坚持每天吃生栗10余个,可治肾虚和腰足不遂。若同时用猪肾煮粥助之,效果更好。民间有“煮熟大栗,日日与之”的说法,可治百日咳与小儿口疮。将生栗捣碎,敷无名肿痛或蛇虫咬伤处,能消炎、去毒、镇痛。此外,栗壳煎水可治反胃。栗壳烧炭研末可止外伤出血。栗叶富含鞣质,外用敷疮肿,可做收敛剂。取栗叶30克煎水当茶饮,连服一个月,可治哮喘病。栗树皮煎汤洗丹毒疮肿,有奇效。栗根可治偏肾气等症。但《本草纲目》上说,吃栗“乃须细嚼,使液尽咽,则有益,若顿食至饱反至伤脾矣”。

  食疗方:

  1、栗子猪肾粥

  栗子10个(或30g),每日清晨空腹嚼食,再进猪肾大米粥。原于古代《经验方》。梁代陶弘景说:“相传有人患腰脚弱,往栗树下食数升便能起行,此是补肾之义,然应生啖。”孙思邈也说:“生食之,甚治腰脚不遂。”故本方用为要药。另服猪肾以助药力。用于肾虚腰膝酸软,脚弱乏力。

  2、板栗烧肉

  栗子250g,猪瘦肉500g(切块)。先用适量食油、盐、酱、花椒炒过,加酱油、红糖炒拌均匀,添水焖煮至栗熟起即成。可分几顿食用。本方以栗子滋养补脾,猪瘦肉益血补虚。佐诸调料,可健胃进食。用于脾胃虚弱,食欲减退,虚损赢瘦。

  2、栗子山药姜枣粥

  栗子30g,大枣10个,山药15g,生姜6g,大米100g。加水煮成稀粥食;或再加红糖调味食。栗子能补肾、益脾而止泻。《本草纲目》说:“有人内寒,暴泄如注,令食煨栗二、三十枚顿愈。”故不可忽视。方中山药、大米亦益脾养胃之物,姜、枣、红糖能温养脾胃。用于脾胃虚弱、畏食冷物、少食腹泻,或小儿疳积、消化不良等。

  4、板栗烧肥鸭

  板栗在油锅里过油一下,捞出待用。锅置火上;下花生油,入姜片葱结煽出香味,放入鸭块,加酱油、料酒、白糖、味精烧熟,去葱结、浇上烧鸭留下的卤汁上笼屉蒸。鸭子扣在盘里留汁,锅置旺火上,调入汁,用湿淀粉勾薄英淋在鸭块上即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如何通过吃板栗实现养生保健?超详细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