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酒不能乱喝,必须注意四个禁忌。首先,忌超量饮用。药酒多含有一定浓度的酒精,过量饮用会加重肝脏、肾脏等器官的负担,对身体造成损害,甚至引发酒精中毒等严重后果。其次,忌自行搭配。不同的药材搭配在药酒中会产生不同的功效和反应,自行随意搭配可能会导致药效不佳或产生不良反应,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再者,忌孕妇饮用。孕妇的身体较为特殊,药酒中的成分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引发胎儿发育异常等问题,所以孕妇绝对不能饮用药酒。最后,忌病急乱投医。如果身体有疾病,应先就医确诊,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而不能盲目相信药酒的功效,以免延误病情。总之,饮用药酒需谨慎,遵循医嘱,避免因乱喝药酒而对身体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将中药与酒“溶”于一体的药酒,也深受不少人的喜欢,认为有些药酒可以滋补,可以治疗疾病。许多人有自己泡药酒喝的习惯,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喝自泡药酒。
五类人不宜喝药酒
1、酒精过敏者;
2、患各种皮肤病的人;
3、癫痫、心脏病、高血压、肺结核、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4、哺乳期或在行经期的妇女;
5、正患感冒、发热、呕吐、腹泻等病症的人。
喝药酒有必须要注意的四个禁忌
1、不宜饮酒的病症
对于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结肠炎和肝炎、肝硬化、消化系统溃疡、浸润性或空洞型肺结核、癫痫、心脏功能不全、高血压等患者来说。
禁饮酒,即使药酒也是不适宜的,以免加重病情。
不过,也不是绝对的,有的病症服用针对性的低度药酒,不仅无碍,反而有益。但也应当慎用。此外,对酒过敏的人或某些皮肤病患者也要禁用或慎用药酒。
2、不宜饮酒的人
凡是药酒或饮用酒,不是任何人都适用的,不适用的,就要禁饮。
如孕妇、乳母和儿童等人就不宜饮用药酒,也不宜饮用饮用酒。年老体弱者,因新陈代谢功能相对缓慢,饮用药酒也应当减量,不宜多饮。
3、药酒一次喝多少
最佳服用量以每天20毫升左右(半两)为宜,且不可长期饮用,避免酒精对人体心肝肾及神经系统的损害。
不善饮酒的人配制补益类药酒,不妨选用低度的发酵酒,如黄酒、米酒等。
会饮酒的人配制祛病疗疾的药酒,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度数较高的蒸馏酒如烧酒、大曲酒等,度数以50度左右为宜。
补益类药酒宜在饭前服用,这样才能迅速被人体吸收,较快地发挥药效,不宜佐餐服用,以免影响药效。
最佳服用量以每天20毫升左右(半两)为宜,且不可长期饮用,避免酒精对人体心肝肾及神经系统的损害。
使用治疗性药酒者,应依据医生的处方或经验方来配制和服用。
药酒的服法还要根据体质、年龄等决定。
患有慢性肝炎、脂肪肝、急慢性肾炎、高血压、胃溃疡等病者应慎用,酒精过敏者禁服。老年人与妇女儿童当少量,以低度为宜。
如遇感冒、发热、咽喉痛及气管炎等,均应停服。妇女月经过多时要慎用活血类药酒。
4、要根据病情选用药酒
每一种药酒,都有适应范围,不能见药酒就饮。如遇有感冒、发热、呕吐、腹泻等病症的人,要选用适应药酒,不宜饮用滋补类药酒。
自泡药酒要注意啥?
1、酒的选用
一般选用50度或以上的饮用酒为佳,因为50度或以上的酒在浸泡的过程中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杀灭中草药材中沾附的病菌以及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使之能在安全的条件下饮用。
2、浸酒药材的选用和处理方法
动物药宜除去内脏及污物,清水洗净,用火炉或烤箱烘烤,使之散发出微微的香味。烘烤不仅可除去水分,还可以达到灭菌的效果,并保持浸泡酒的酒精浓度。还可使有效成分更易溶于酒中,饮用起来也有香醇的感受。凡已腐败变质或霉变的动物药均应弃之不用。另外,一切含有有毒成分的矿物药,如含汞、砷、铬、铅等的矿物药均不应用来浸酒。
3、药酒浸泡的时间
药酒的泡制时间大约为15-30天,泡制期间,每天可以搅拌震荡1次,泡制好后过滤成汁饮用就可以了。泡药酒的温度也是很有讲究的,温度高时泡制的时间就短,温度低时泡制酒的时间就长。当药酒饮用剩10%时,再添加第二次酒浸泡,不需要添加药材,以免引起变质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