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原创 该兵团级单位设5位政委,司令与大军区主官、省委书记一起去开会

1966年,北京卫戍区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扩编。原本正军级的单位被提升为正兵团级,司令员由北京军区副司令傅崇碧担任。这个卫戍区的任务非常关键,负责保护中央领导人和其他重要单位的安全。它下辖四个师,每个师包含六个团。换句话说,单个师的规模相当于普通两个师的兵力,而四个师的规模相当于八个师,按照军事编制,一个军通常包括三个师,因此相当于一个兵团的规模。最顶峰时,卫戍区的兵力曾达到超过10万人。

除了保卫中央领导的安全,卫戍区还肩负着确保首都北京的社会稳定的任务。由此可见,卫戍区在军事系统中的地位极为重要。

在领导架构上,卫戍区并不简单。卫戍区有一名司令员,而政委的配置则更为复杂,从最初的三位增至五位。第一政委是当时的副总理、公安部长,第二政委是北京市委的第一书记。尽管这些高级领导人担任了政委职务,但他们并不直接参与卫戍区的日常管理,这种做法在全国各大军区都有类似情况。例如,兰州军区的第一政委是地方省委的第一书记汪锋,而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则是冼恒汉;福州军区的第一政委是叶飞,日常工作的领导人则是刘培善;沈阳军区的第一政委是宋任穷,日常工作由赖传珠和曾绍山负责等。

由于卫戍区的工作异常繁忙,黄作珍在最初担任政委时,感到工作量过重,因此上级决定增加两位政委,分别是刘绍文和刘福。傅崇碧曾回忆道,卫戍区的文件数量比一些大军区还要多。

虽然卫戍区隶属于北京军区,但实际上它的指挥体系直接隶属于中央和总参,很多任务和决策无需经过军区层面,更多是直接执行中央与总参的命令。这样也使得卫戍区的地位逐渐上升,司令员的政治地位也得到了提升。每当中央开会时,除了大军区的司令员和政委,还有地方的省委书记等高级领导,卫戍区的司令员也是常常列席其中。尽管他的级别看似不高,但在很多方面,他的权限实际上超出了大军区司令员。

此外,卫戍区的干部调动也别具一格,所有重要干部的任命都需要经过总政部,然后报给总理和叶帅。而正师级以上的干部通常由总政部的干部部门负责任命,这意味着总政部对卫戍区的干部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没有直接的任免权。

卫戍区在特殊的10年里,可以说是权力和地位的巅峰。但自1977年后,虽然卫戍区仍维持兵团级的编制,但它的地位已经与之前无法相比。进入到1980年代后,卫戍区逐渐缩编,恢复到了50年代的正军级规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原创 该兵团级单位设5位政委,司令与大军区主官、省委书记一起去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