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国庆前夕的“新声”礼物:4岁女孩双侧耳蜗植入重获听力

2025年9月28日,国庆前夕,郑州民生耳鼻喉医院三楼手术室内,灯光明亮,气氛安静而专注。一台关乎孩子未来声音的手术,正牵动着一对父母的心。

4岁女孩“悦悦”(化名),因为一次意外摔倒,突然坠入寂静的世界。就在这一天,她终于迎来了“重获新声”的机会。

【从会说话到“突然失声”】

悦悦在出生时听力筛查未通过,足底血基因筛查结果提示PDS基因组突变,半岁时被确诊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这意味着她的内耳发育存在异常,听力可能波动、甚至逐渐下降。

幸运的是,在身为医务工作者父母的坚持下,悦悦从6个月开始佩戴助听器。几年来,她和同龄孩子一样能够上学、说话、唱歌,语言发育并未落后。

然而,一个月前的一次意外摔倒,却让她的听力急剧下降,几乎完全丧失

“她会一边说话一边疑惑地看着我,我却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母亲回忆时,眼眶忍不住泛红。父亲也感叹:“我们早有准备,却没想到来得这样突然。”

【慎重的抉择】

比起任何人,父母都更清楚听力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经过反复比较和权衡,他们最终决定在郑州民生耳鼻喉医院为女儿实施双侧人工耳蜗植入,并选择了河南首台诺尔康3.0A机型

在他们看来,只有依托经验丰富的医院团队,配合稳定可靠的机型,以及更有利于康复的双侧方案,才能让孩子重获声音的同时,减少未来的遗憾。

父母说:“我们只想给她一个最合适、最安心的选择。”

【精准守护的“双侧方案”】

大前庭患儿的耳蜗结构和普通孩子不同,手术难度更大,对医生的操作精度和团队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确保安全与效果,省内知名耳科专家郑州民生耳鼻喉医院耳科团队共同完成了这台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手术台上,凭借丰富的经验,医生们将电极精准植入她纤细的耳蜗。正是这分毫之间的精准,将为悦悦赢回的不只是声音,更是立体而清晰的世界——

在人群中,她能更快捕捉到父母的呼唤;

在课堂上,她能清晰分辨老师的声音方向。

自2015年起,郑州民生耳鼻喉医院作为省重特大疾病即时结算定点医院、市残疾儿童手术康复救助定点康复机构,已累计完成765例人工耳蜗手术。医院配备可视显微镜、手术动力系统、术中监测系统,可为人工耳蜗精准植入提供强大的设备支撑。尤其是术中NRT监测反应良好,可评估听觉通路的完整性,并预测术后效果。

术后五天,悦悦顺利出院。静待一月后“开机”时刻,一个全新的声音世界将为她开启。

“手术和住院康复都很顺利,只要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一切努力都值了。”父亲欣慰地说。

【集采落地,让更多家庭“听见”】

这份欣慰,始于一个家庭的努力,终于一项国策的托举。曾几何时,人工耳蜗天价费用是横亘在无数“悦悦家庭”前的鸿沟。没有集采,双侧手术是一个难以承受的奢望

而今,随着人工耳蜗纳入国家集采,希望正变得触手可及:

费用大幅下降:单侧植入总费用从原先二三十万元,降至7万元以内(医保报销前);

医保报销可叠加:集采政策+医保报销的双重支持下,部分省份医保报销后,患者自付费用降至1–3万元;

普惠更多家庭:3岁前是儿童语言发育的关键期,使因经济原因而错失治疗机会的听障儿童能够尽早接受植入,不再错过语言发育黄金期。

对悦悦父母而言,这是黑暗中的曙光;对成千上万的家庭而言,这是从“望而却步”到“触手可及”的命运转折。

【听力重生 期待新声】

个人命运与国家政策善意相逢,一个孩子的寂静世界,终于等来了被声音唤醒的时刻。

这台在国庆前夕成功完成的手术,不仅是悦悦的“听力重生”,更是一个家庭的新生,也是一项惠民政策最生动的注脚

未来,在集采政策的春风下,更多孩子将在人生起点听见世界的美好。万千家庭的“新声”希望,正由此点亮。

【医生解读:大前庭的孩子都必须做耳蜗吗?】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VAS)患儿是否需要人工耳蜗,并不是“一刀切”。需要结合听力损失程度和进展综合判断:

1.部分孩子听力稳定:通过避免头部外伤、剧烈运动、感冒等诱因,助听器即可满足需求。

2.部分孩子听力波动:突发听力下降时,及时药物干预,听力可能部分或完全恢复。

3.少数孩子听力持续恶化:若多次骤降且恢复不佳,发展为重度以上耳聋时,才需评估人工耳蜗。

人工耳蜗的主要适用条件包括:

① 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包括语前聋和语后聋);

② 助听器效果差,言语识别率低于50%;

③ 影像学评估确认内耳结构适合植入。

医生提醒:

大前庭患儿应密切监测听力变化(每3-6月复查一次),并遵循“药物→助听器→人工耳蜗”的阶梯干预原则,既不能过度焦虑,也不能延误时机,才能最大程度守住孩子的听力和语言能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国庆前夕的“新声”礼物:4岁女孩双侧耳蜗植入重获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