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一到,深秋的感觉就浓了 —— 白天出太阳时穿薄外套刚好,傍晚一刮风就冻得缩脖子,早上起床总觉得鼻子干得发痒,喝再多水也解不了口干,连脸上的皮肤都紧绷绷的。这时候人的抵抗力最容易往下掉,正是顺着时节补身体的好时候,不用买贵的补品,常吃 “深秋 4 宝” 就行,既能补营养又能缓解秋燥,今天就跟大家说清楚这 4 样,还附上营养吃法,照着做准没错!
第一宝:秋藕 —— 荷莲全身是宝,深秋的藕最养人
老话说 “荷莲一身宝,秋藕最养人”,深秋的莲藕刚从荷塘里挖出来,带着新鲜的泥,比夏天的藕更粉更甜,营养也更足。大量淀粉、蛋白质、氨基酸藏在秋藕里,还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吃了对身体特别好,尤其是家里的老人,深秋容易脾胃弱,吃点秋藕能帮着补脾胃,消化也会顺很多。
选秋藕有小技巧:要挑带泥的,泥裹得越严实,说明越新鲜;再看藕节,藕节粗短的,里面的藕肉更饱满,不会空芯。
推荐一道莲藕排骨汤,做法简单还养人:
莲藕去皮切滚刀块,泡在清水里(加几滴白醋,防止氧化变黑);排骨泡 30 分钟去血水,冷水下锅加姜片、料酒,煮开撇去浮沫,捞出冲洗干净;
砂锅里放排骨、姜片、足量热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 1 小时,再下莲藕继续炖 40 分钟,直到藕块变粉、排骨软烂;
最后加少许盐调味,撒点葱花,喝一口汤鲜得很,藕块粉糯,排骨入味,喝完整个人都暖乎乎的,脾胃也舒服。
第二宝:秋梨 ——“一梨润三秋”,燥气全靠它压
老辈人常说 “一梨润三秋”,这话真没假。深秋空气干得像要吸走身体里的水分,而秋梨里 85% 都是水,咬一口汁水满溢,甜丝丝的,能帮着缓解口干舌燥,要是偶尔有点咳嗽、嗓子痒,吃点秋梨也能舒服不少。而且秋梨性子温和,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吃了都不会闹肠胃,是深秋里的 “润燥能手”。
选秋梨要选表皮光滑、没有斑点的,拿在手里掂一掂,越沉的水分越足。
推荐做川贝炖梨,适合深秋偶尔咳嗽的时候吃,滋润又不刺激:
秋梨洗净,从顶部 1/4 处切开,像 “小帽子” 一样;用小勺小心挖掉梨核,注意别挖穿梨底;
往梨心里放 3-5 粒川贝(提前磨成粉更好吸收)、1 小把冰糖,再把 “小帽子” 盖回去,用牙签固定好;
把梨放进蒸碗里,蒸锅上汽后,中火蒸 20-25 分钟,直到梨肉变得软嫩;
蒸好后稍微放凉,吃梨肉、喝掉梨心里的汁水,川贝的微苦被冰糖中和,吃着清甜,嗓子会特别舒服,燥气也能压下去。
第三宝:花生 —— 深秋刚熟的 “长寿果”,小颗粒藏大营养
深秋正是花生成熟的季节,菜市场里随处可见带壳的花生,剥开外壳,里面的花生仁饱满又香。别看花生个头小,营养却很足,还有 “长寿果” 的美称,深秋常吃点,能帮身体补需要的营养,还能让抵抗力变强一点,不管是当零食还是做菜,都很合适。
选花生要选带壳的,外壳颜色鲜亮、没有破洞的,剥开后花生仁饱满、没有霉点的才好。
推荐做花生红枣小米粥,早上喝一碗,暖身又养胃,还能补气血:
花生提前泡 1 小时(带皮泡,营养更全),小米淘洗干净,红枣洗净去核,切成小块;
锅里放足量清水,下小米、花生、红枣,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慢熬煮 40 分钟,期间要偶尔搅拌一下,防止小米粘锅底;
熬到小米开花,粥变得浓稠,花生变软,就可以关火了,不用额外加糖,红枣的甜和花生的香混在一起,喝着特别舒服,早上喝一碗,一整天都有精神。
第四宝:南瓜 ——“滋补第一瓜”,当菜当饭都合适
深秋的南瓜也到了最甜的时候,外皮金黄,切开后瓜肉软糯,闻着就有股甜香。南瓜浑身是宝,既能当菜吃,也能当主食,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都爱吃。常吃南瓜能帮着保护胃黏膜,消化不好的人吃了也不难受,还能滋补润燥,所以老辈人都叫它深秋的 “滋补第一瓜”。
选南瓜要选表皮硬实、纹路深的,这样的南瓜更甜更面;用指甲掐一下,掐不动的说明成熟度够。
推荐做南瓜蒸百合,做法简单,还能保留南瓜的原汁原味:
南瓜去皮,切成厚约 1 厘米的片状,整齐地摆放在盘子里;新鲜百合掰开,去掉根部和坏瓣,洗净后撒在南瓜片上;
蒸锅上汽后,把盘子放进去,中火蒸 15-20 分钟,直到南瓜片能用筷子轻松戳透,百合变软;
蒸好后可以直接吃,南瓜的甜和百合的清香混在一起,软糯清甜,一点不腻;要是喜欢更甜的,也能淋少许蜂蜜,当作餐后甜品,吃着舒服,还能帮着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