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别让“想太多”消耗当下心力!这个“三步正念呼吸法”不妨一试

想太多,影响睡眠,影响健康。都知道这样不好,但也无法说服自己,解决问题。世界精神卫生日到来之际、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10月12日从扬州市妇女儿童医院获悉一则病例,专家借此病例,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和患者及“准患者”分享经验,释疑解难。

精神卫生不容忽视

小林是一名设计师,每天睡前都会被“文案不够好”“客户会满意吗”“那些地方好要改进”这样的念头围攻。扬州市妇女儿童医院专业人士表示,和小林一样,你是否也经历过这样的夜:身体已躺下,大脑却像一部永不停机的放映机,重复白天的尴尬桥段、预演明天的种种不确定、咀嚼别人一句随口的话……你命令自己“别想了”,思绪却更加汹涌,将你卷入焦虑的漩涡?

“这不是你一个人的战争。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里,都藏着一个‘自动驾驶仪’——为了节省能量,多数时刻我们在无意识中生活。一旦负面想法出现,它便自动接管思维,将我们拖入反复回放的循环。更糟的是,我们常常把想法当成事实。当脑中闪过‘我可能会失败’,身体便立刻进入应激状态。我们成了思绪的奴仆,却忘了自己本是那个‘看戏的人’。”专家表示,如何从“自动驾驶”切换到“手动驾驶”?或许正是那味解药——它不是强行塑造“正向念头”,而是学习有意识、不评判地安驻于当下。直到开始练习正念——每当陷入思绪漩涡,她便轻轻把注意力拉回到呼吸,感受气息的进出、身体的触感。这个简单的动作,像为大脑按下了暂停键,让她从“胡思乱想者”回归为“观察者”。

专业人士告诉记者,渐渐地,小林发现,那些曾经让她焦虑的想法,不过是脑海中的过客,如云飘来,也会随风而去。她学会了与念头保持距离——“想法只是想法,不是事实”。于是,她为自己创造了一片心灵的空间,不跟随,不纠缠。更令人振奋的是,正念不仅调节心理,也重塑大脑。神经科学研究表明,长期正念练习者,大脑中负责情绪管理的前额叶皮层和学习记忆的海马体区域会增厚,与压力、恐惧相关的杏仁核活动则会减弱。

专家建议,每个人确实可以“想得少一点”,这个“三步正念呼吸法”不妨一试:1.觉察。轻轻将注意力带到呼吸,感受鼻腔的气流、胸腹的起伏,不必控制它,只是陪伴。2.标记。当注意力被念头带走,不必自责,只在心里轻轻说:“念头来了”。3.归来。温和地将注意力再次带回呼吸。一次分心,一次归来——这本身就是练习的核心。每天5到10分钟,就在练习从“被动反应”到“主动回应”的转变。

专家称,“想太多”或许不是临床疾病,却是一种消耗心力与当下的“心病”。而正念,不承诺永远消灭烦恼,却赋予我们与烦恼和平共处的能力。当思绪再次将你淹没,请记得:你永远可以回到呼吸,回到身体,回到此刻。因为心在当下,即是归途。通讯员 刘海霞 赵迎迎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别让“想太多”消耗当下心力!这个“三步正念呼吸法”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