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家越来越重视饮食健康
粗粮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
受到好多人追捧
然而生活中
很多人吃了一辈子
吃的都是“假粗粮”
不仅无法提供相应的营养物质
还不利于控制“三高”等慢性疾病
甚至可能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
多吃粗粮真的好么?
专家所说的“五谷杂粮保平安”吗?
多吃粗粮,对身体益处多
1.降低死亡率
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与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研究团队一项共包含1.35亿人的相关数据结果表明,与吃膳食纤维最少的人群相比,饮食中膳食纤维含量最多的人群全因死亡率降低15%,经常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以降低冠心病、中风、2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
2.预防癌症
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还与癌症风险降低有关,尤其是肠癌。匹兹堡大学研究员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通过影响受试者肠道微生物群中与癌症风险有关的生物标志物,高膳食纤维、低脂饮食对结肠癌预防具有潜在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与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研究结果显示,与吃膳食纤维最少的人群相比,饮食中膳食纤维含量最多的人群癌症死亡率降低13%。而经常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以使结直肠癌风险减少16%。
3.保护心血管
2018年一项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可以从天然膳食纤维中消化产生一种物质,有助于预防高血压相关的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组织重塑,从而减少心血管系统的损伤。
4.改善睡眠
2020年一项发表在《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表明,有些膳食纤维经过肠道细菌的代谢,产生的生物活性分子益生元可抵抗压力、改善睡眠。
很多人只知道粗粮好,却不知道粗粮中存在着“伪装者”,它们被我们当作粗粮吃下去,却没有办法提供相应的营养,也无法辅助我们调节三高,保护心脏。
哪些才是真粗粮?
粗粮是指未经精细化加工,或虽经碾磨处理但仍保留了胚乳、胚芽、谷皮和糊粉层的谷物。
与经过反复加工的细粮相比,粗粮含有更多的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矿物质、不饱和脂肪酸,以及植酸和酚类等植物化学物,有着细粮不可替代的营养价值。
比如,没有精加工的小米、糙米、燕麦、玉米、高粱、大麦、黑米等。
吃粗粮记住3点
1.合理搭配
由于粗粮膳食纤维含量多,需要适量食用,所以在吃粗粮的时候需要搭配一定的细粮和其他食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每人每天建议摄入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
2.补充水分
因为膳食纤维吸水量大,所以日常饮食中添加粗粮的人要喝更多的水以润滑膳食纤维,避免导致便秘等情况的出现。
3.各种粗粮换着吃
专家指出,不同的粗粮之间还是有差异的,应该换着吃。如玉米含有卵磷脂、亚油酸、维生素 E、维生素 B6、烟酸等,但所含烟酸为结合型,如果食用前不进行碱处理,就不能被人体利用。小米中含有大量维生素 B1、B2,但其氨基酸组成不理想,赖氨酸过低。
三类人吃粗粮要谨慎
粗粮虽好,但也不是人人都适合的,有那么几类人多吃反伤身!
1.贫血人群
粗粮中草酸和纤维含量普遍较高,会阻碍机体对钙、铁等矿物质的吸收,还会降低蛋白质、脂肪的利用率,让贫血状况一直无法改善。
有贫血问题的人要适当少吃粗粮,可以试试黄豆、小米。若是喜欢吃杂粮,那就不要忘记每日补充足量的红肉,因为红肉所含的血基质铁不受草酸、植酸的影响。
2.肠胃功能较弱人群
粗粮所含的膳食纤维会对肠胃产生一定的刺激,对于老人、小孩或有胃病、消化性溃疡的人群而言,粗粮会加重肠胃负担,并不适合。可以将粗粮熬成粥适量食用,以减小胃肠负担。
3.肾病患者
粗粮中的钾、磷含量偏高,如果把粗粮当成主食大量食用,容易引起高血钾症和高血磷症。
另外,粗粮中所含的蛋白质大都属于非优质蛋白质,人体的吸收利用率较低,食用过多会加重肾脏负担,损害肾脏功能。
参考文献:
①AndrewReynolds, et al. Carbohydrate quality and human health: a series of systematicreviews and meta-analyses. The Lancet, 2019.
② RitaRubin, et al. High-Fiber Diet Might Protect Against Range of Conditions. JAMA,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