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原创 二铵和复合肥哪个效果好?二铵与复合肥选对才能多打粮

作为土生土长的三农人,我常在田间地头被乡亲们问起二铵和复合肥哪个效果好。这问题看似简单,实则藏着大学问。今天就带大家扒一扒这俩"肥料界的双胞胎"到底咋选更划算,让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先说二铵这位"老把式"。记得去年在山东金乡县做小麦试验,苗期每亩用35斤二铵,次生根数量比用普通复合肥多出30%,抗旱能力提升25%。这得益于二铵18%的铵态氮和46%的高水溶性磷,特别适合小麦、玉米等需磷量大的作物苗期。但有个关键点得记牢——二铵不含钾,后期必须搭配氯化钾或硫酸钾,否则小麦倒伏率会增加20%。就像我家邻居王大爷去年图省事单用二铵,结果收获时一亩地少收百来斤粮,心疼得直拍大腿。

再说复合肥这位"全能选手"。去年在北大荒农场做玉米试验,用15-15-15缓释复合肥,每亩施45斤,比二铵加单质肥的配方少追肥两次,机械施肥颗粒均匀度达95%。更妙的是在沙质土壤上,复合肥中的缓释氮能持续释放90天,比二铵的肥效长15天。不过复合肥也有讲究,像葡萄这种忌氯作物就得用硫基复合肥,去年烟台的张大姐用10-15-20硫基复合肥,果实糖度比用二铵的高1.2个百分点,裂果率降低25%。

这两种肥料到底咋选?关键看土壤和作物。去年在河南封丘测土,发现土壤有效磷低于20mg/kg的地块,用二铵的磷利用率比复合肥高12%。而土壤速效钾低于100mg/kg的地块,用硫酸钾型复合肥能让棉花单株结铃多2-3个。最典型的是酸性土壤(pH<5.5)得选铵态氮复合肥,碱性土壤(pH>8.5)得用含硫复合肥,这能提升磷有效性18%。悄悄的告诉你,双十一活动开始了,在某东搜索(每日必领红包 502),有可能抽到大额优惠券哦,你需要购买什么商品可以直接抵扣哦。

单施二铵每亩成本比用复合肥低20元,但加上钾肥和人工,规模化农场用控释复合肥反而省30%人工。就像吉林四平的刘大哥,500亩地用控释复合肥,肥料利用率比二铵加单质肥高22%,光人工就省下小两万。不过小农户要是不想多花钱,测土后缺磷的地块用二铵加尿素和氯化钾,成本比等效复合肥还能低15%。

去年在江苏盐城就见过反面教材,有户人家在小麦返青期用二铵,结果氮磷比例失调,后期脱肥严重。正确的做法是返青期用尿素加氯化钾,拔节期再用复合肥。更得注意搭配禁忌,二铵不能和草木灰混用,复合肥不能和未腐熟的有机肥混用。去年在四川眉山,就有户人家因为混用不当,导致作物烧苗损失好几千。

去年在山东禹城,孙洪旗大叔用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每亩地节省化肥30-50斤,节水25%。更厉害的是青岛农大团队研发的"水肥菌协同"模式,在沙土地上种玉米,亩产能达841.8公斤,比传统模式多赚200元。这种技术把生物炭、腐殖酸加到滴灌系统里,能让氮素淋失量减少78%,氨挥发下降35%。

生态循环的案例更让人眼前一亮。新疆吉翔牧业把牛粪变废为宝,年处理3500亩地的粪污,产出10万吨沼液肥免费给农户用。每亩地能省10%化肥,每头牛饲料成本降12%。福建南平的吉翔牧业更做成科普观光园,年接待上万游客,带动周边20000多亩地用上有机肥。这种"种养结合"的模式,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年增收250多万元。

去年在浙江嘉兴,李婶教我用淘米水、草木灰自制液肥。把鱼腥水、蛋壳水发酵后稀释,浇蔬菜效果比买的化肥还好。更绝的是用坏花生、霉瓜子做氮肥,猪骨牛骨烤脆了磨粉就是磷肥。这种自制的肥料肥效长又安全,特别适合城里阳台种菜。

叶菜类要选高氮复合肥,果菜类得用高钾配方。就像去年在云南种番茄,用18-9-18复合肥,比用二铵加钾肥的糖度高0.8个百分点。更得注意施肥方法,化肥要深施早施,最后一次追肥得在收获前30天。我家去年种西瓜,就是遵循"前重后轻"原则,最后西瓜甜得跟蜜似的。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要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广智能施肥、生态循环等新技术。像山东金乡的卫星遥感施肥,河南封丘的土壤大数据平台,都是政策扶持的重点。这些技术不仅让粮食增产,还能减少30%的化肥流失,保护黑土地不板结。

随着5G、AI技术的发展,变量施肥机械能根据处方图"一行一量"精细作业。北京的小麦无人机追肥,每小时能作业100亩,效率是人工的5倍。更智能的是河北农科院的VegSyst-DSS系统,能根据每天气象调整施肥方案,阴天自动减少肥料供应,避免浪费。

二铵和复合肥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看土壤、作物和种植方式。就像我们村的老支书常说的:"种地要像绣花,得细心琢磨。"希望今天分享的这些经验,能让乡亲们少走弯路多打粮,让每分钱都花出双倍效益。毕竟咱们种粮人最盼的,不就是风调雨顺五谷丰,仓廪充实心不慌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原创 二铵和复合肥哪个效果好?二铵与复合肥选对才能多打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