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抑郁症:隐形的“健康杀手”
抑郁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精神障碍,也是造成全球疾病负担的一个重要因素。2017年,全球抑郁症病例数为2.58亿例,比1990年的1.72亿例增加了49.86%。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估计,2023年约有2.8亿人患有抑郁症。在韩国,抑郁症是导致残疾调整生命年的第三大原因,也是包括年轻人在内的所有人群自杀的主要风险因素。
抑郁症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神经递质耗竭、认知过程、行为模式、性格、遗传因素、某些人格特征、环境压力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和某些社会人口因素,尤其是女性。治疗抑郁症最常用的处方药是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和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s)。传统的西方抗抑郁药主要包括三环抗抑郁药(TCAs)、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NRIs)。然而,这些抗抑郁药通常会导致一系列副作用,如失眠、头痛、出汗过多、口干、恶心、便秘、腹泻、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头晕和性功能障碍。因而,许多抑郁症患者无法完成他们的药物治疗方案而经常中断。
研究普遍认为食物可以影响大脑功能,包括认知和情绪处理。不良饮食或不健康食品与抑郁症有关,在年轻人的均衡饮食或健康食品中,某些含有生物活性成分的食物有可能成为安全抗抑郁药物的候选成分。这类食物通常耐受性好,副作用小,而且容易买到,也负担得起。多种微量营养素,包括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D、叶酸和Omega-3脂肪酸,对抑郁症和情绪障碍的有益作用已被充分证明。这些关联的机制通常涉及与应激激素、应激相关的促炎细胞因子和神经递质的相互作用。
02抑郁症与特定饮食的关系
据报道,抑郁症与氧化应激、炎症、高水平同型半胱氨酸、血清素或儿茶酚胺缺乏、神经发育受损和HPA轴异常有关。大多数来自特定食物的生物活性成分都与上述机制有关。
为了研究特定食物与年轻人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探讨其生物活性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2024年6月,有一项涉及1000名年龄在18-39岁的韩国年轻人的横断面研究,其中使用食物频率问卷来评估饮食及其与抑郁症状的关系。
研究发现,超加工食品摄入量越高,患抑郁症的风险越大,而牛奶、鸡蛋、香蕉、蘑菇、红薯等健康食物对抑郁症患者都有帮助。几种生物活性化合物被认为对对抗抑郁症有潜在的好处,包括钙、酪蛋白、α -乳清蛋白、色氨酸(TRP)、维生素B6和B12、镁、类黄酮(尤其是橙皮苷)、类胡萝卜素、麦角硫因、纤维和益生菌。
牛奶含有色氨酸(TRP)、酪蛋白、钙、α-乳清蛋白(α-La)、维生素B6和B12以及叶酸等生物活性成分与抑郁症有关。一项双盲交叉临床试验报告,富含色氨酸的水解蛋白显著改善情绪,减轻急性应激时皮质醇的反应。这可能通过增加大脑TRP和促进压力恢复能力来实现。另有证据表明,富含色氨酸(TRP)的蛋白在提高血浆TRP-LNAA比值中起作用。增加的TRP-LNAA比例增加了大脑血清素水平和功能性血清素活性,从而改善情绪。
钙补充剂可以恢复钙稳态,从而预防基于细胞内钙浓度的抑郁,减少经前综合征期间的情绪障碍。一项交叉随机对照试验表明,饮用含有α-La和碳水化合物的饮料会导致血浆中TRP-large中性氨基酸(LNAA)比例的增加,这可能导致大脑对TRP的摄取增加,从而导致血清素水平升高。
牛奶和鸡蛋富含维生素B6和B12。研究表明老年妇女维生素B6摄入不足与抑郁症之间的关联。研究表明,维生素B12摄入量与抑郁症患病率呈负相关。可能的机制包括维生素B12参与抑郁症的神经化学途径和生产血清素、单胺类神经递质和儿茶酚胺所需的单碳转移反应。
另外一种水果香蕉对抑郁症患者也很友好,香蕉相对便宜且容易获得;它们还含有丰富的神经递质,如n -乙酰5 -羟色胺、多巴胺、儿茶酚胺和前体氨基酸,包括TRP。值得注意的是,香蕉中存在的植物抗氧化剂对减少焦虑样状况和使HPA轴正常化有影响。香蕉是几种已知具有抗抑郁特性的矿物质的良好来源,包括镁B1、铁B1和钾B2,镁参与了HPA系统的调节(HPA系统被认为是主要的应激反应系统)。日本的研究报告了中等香蕉摄入量与抑郁之间的负相关,并解释了镁缺乏会导致下丘脑轴失调和焦虑。另外一项前瞻性纵向研究表明,膳食镁摄入量中等五分位数的参与者接受抑郁症住院诊断的风险较低。
橙汁含有有效的抗氧化剂,包括类黄酮(橙皮苷、柚皮素)、类胡萝卜素(隐黄素、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新鲜橙汁每100毫升中含有大约30毫克橙皮苷。先前的一项临床前研究报道橙皮苷处理抑制了海马bbb中MAO活性并降低了TRP羟化酶-1的表达。而类黄酮治疗导致的肠道微生物群的改变,增强神经保护和改善血脑屏障(BBB)的渗透。此外胡萝卜素是是维生素a的来源,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潜力。
红薯果肉的颜色多种多样。其中橙色甘薯的α和ß-胡萝卜素含量非常高。临床前研究显示了ß-胡萝卜素作为一种新型抑郁症治疗剂的潜力。ß-胡萝卜素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显著升高。鉴于BDNF在神经系统中通过上调突触功能和神经元细胞存活来促进神经发生,BDNF的消耗导致抑郁症的病理和生理。NE负责调节情绪,大脑中NE的缺乏会导致以NE为基础的抗抑郁药治疗后抑郁症状的复发。
蘑菇含有许多生物活性化合物,包括抗氧化剂、抗炎剂、维生素B复合物和维生素c。其中,麦角硫因(EGT)是一种亲水性抗氧化剂,在蘑菇中含量很高。EGT可能在预防抑郁症的肠道微生物-脑轴中发挥重要作用。试验表明,蘑菇摄入量中等的个体患抑郁症的几率较低。
泡菜是富含乳酸菌等益生菌的大众发酵食品。肠道微生物群调节全身炎症,并通过多种机制在调节情绪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数据显示,食用最多益生菌食品(包括泡菜)与抑郁症严重程度的关系显著降低。产生神经递质的肠道菌群可以显著影响神经生物化学、情绪和行为。
03生物活性物协同作用可改善抑郁症
(1)维生素B6和B12:这两种维生素在神经递质的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对产生调节情绪的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和多巴胺)至关重要。当维生素B6和b12一起工作时,它们支持神经健康,并有助于减轻抑郁症的症状。
(2)镁与色氨酸:镁与血清素合成增强,可有效改善抑郁症。
(3)黄酮类化合物(尤其是橙皮苷)和维生素C:橙皮苷和维生素C存在于橙子等水果中,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帮助减少大脑中的炎症。这两种成分可以协同增强神经保护作用,并对抑郁症的管理产生积极影响。
(4)益生菌和膳食纤维:当富含纤维的食物和益生菌一起食用时,它们在改善肠-脑轴健康和调节免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会促进肠道中有益细菌的生长,这有助于缓解抑郁症的症状。
特定食物和生物活性成分对抑郁症状的影响
因此,在组成膳食或开发保健品和抗抑郁药时,考虑到以上协同效应可能会在预防抑郁症方面产生更积极的结果。含有影响抑郁症的生物活性化合物的食物通常在日常膳食中很容易获得。
此外,由于大多数生物活性化合物在特定食物中的含量很少,因此仅靠均衡饮食可能不足以有效抑制抑郁症状。因而针对年轻人,可以通过提取生物活性化合物,开发功能食品或副作用更小的有效抗抑郁药物。未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探索特定食物中生物活性成分与预防抑郁症状的因果关系和潜在机制。
参考文献:
https://www.mdpi.com/2072-6643/16/12/1818
https://doi.org/10.1016/j.jand.2024.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