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13日讯(通讯员 高琳)近日,18岁的大学新生小展(化名)刚参加完篮球试训。运动结束后,他吃了晚饭,晚上又和同学聚餐吃了夜宵。不料,第二天清晨,他突然发现自己全身无力,连起床都很难做到,同学赶紧将他送往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
经过急诊检查,医护人员惊讶地发现小展血钾低到连仪器都测不出来!医生立即将小展送入重症医学科进行严密观察。重症医学科吕学文主任医师进一步问诊得知:这已经是小展今年第三次在剧烈运动后出现类似的乏力症状。吕学文主任医师分析,该患者极有可能患有——低钾型周期性麻痹。
这种听起来陌生的疾病,竟能让一个看似健康的年轻人反复在运动后“突然动不了”。那它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运动、吃饭也可能成为诱因?吕学文主任医师今天就为大家仔细解答。
什么是低钾型周期性麻痹?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Hyp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简称HypoPP)是一种由遗传基因突变引起的肌肉功能障碍。发作时,患者的血钾水平突然下降,导致肌肉细胞“失去电力”,暂时无法收缩,于是出现一过性的肌无力或瘫痪。
奇怪的是,这种瘫痪通常没有疼痛感,患者意识也清醒,只是“想动却动不了”。
多数发作持续数小时到十几小时不等,之后会慢慢恢复正常。
什么因素导致发生?
经常发作的患者都能总结出自己的“发作规律”。常见诱因包括:
▷剧烈运动后突然休息
▷吃了太多甜食或高淀粉食物(如米饭、蛋糕、饮料)
▷熬夜、情绪紧张或受凉
▷使用利尿剂、胰岛素等药物
▷饮酒过量
发作多在清晨或睡醒后出现,有时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四肢动不了,严重时甚至可能影响呼吸肌!
为什么会这样?
这和钙、钠离子通道基因的突变有关。简单来说,肌肉的兴奋依赖“电流”的传导,而钾离子在其中起着稳定作用。当体内钾水平过低时,肌肉就像断了电的机器,暂时罢工。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多为家族遗传,若家中有人有类似症状,更要提高警惕。
高钾、低钾有什么危害?
钾离子在人体和植物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严重低钾和高钾都可能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心跳骤停。
1.心脏损害(恶性心律失常与心源性猝死)
这是与呼吸肌麻痹并列的最致命危害,心脏的正常跳动有赖于稳定的电活动,而钾离子是维持心肌细胞电稳定的核心元素。严重低钾会直接扰乱心电系统。
具体表现为: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等。最危险的是可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这两种情况会导致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在几分钟内引起晕厥甚至猝死。心电图改变为典型表现的T波低平或倒置、出现U波、ST段下移等。医生常通过心电图来快速评估低钾的严重程度。
2.呼吸肌麻痹(呼吸衰竭)
严重低钾时,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呼吸肌(如膈肌、肋间肌)收缩力减弱,导致呼吸困难、呼吸浅快,甚至呼吸衰竭。血钾低于2.5mmol/L时风险显著增加,尤其在肺功能不全者中更易发生。低钾影响神经传导,可能使呼吸频率减慢、节律不规则,加重气体交换障碍。低钾常伴随代谢性碱中毒,导致血液pH值升高,抑制呼吸中枢,进一步削弱呼吸功能,引发胸闷、气促等症状。
如何应对与预防?
1.发作时:
▶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或静脉补钾。
▶切勿自行大量服用钾片,以免导致“高钾血症”反而危险。
2.平时预防:
▶少吃高糖、高淀粉食物,均衡饮食。
▶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休息。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
▶遵医嘱服用药物预防发作。
吕学文主任医师最后提醒,低钾型周期性麻痹虽然罕见,但可控、可防。一旦出现反复“突然动不了”的情况,应尽早就医、检测血钾并进行基因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