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上7点半,我举着煎糊的鸡蛋在厨房跳脚,卧室里娃揉着眼睛喊“妈妈我不想吃包子”——这已经是这周第三次了。自从开春孩子不爱吃油腻的,我每天早上都在想:有没有一种早餐,孩子爱喝,还能偷偷补点脾胃?
后来小区张姨拎着一兜干莲子来串门,见我对着冰箱叹气,直接塞给我一把:“试试山药莲子粥,我家小孙儿以前比你家娃还挑,现在每天早上端着碗坐沙发上慢慢喝,连幼儿园的豆浆都不换了。”
我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买了铁棍山药,结果第一次煮出来,娃凑过来闻了闻,居然主动拿勺子舀了一口——这一喝就是半个月,现在每天早上不等我喊,他自己就爬起来找杯子。

不是所有山药莲子粥,都能让孩子爱喝
我之前也踩过坑:买过那种面乎乎的粗山药,煮出来黏糊糊的,娃说“像吃浆糊”;干莲子没去芯,熬出的粥带点苦,娃皱着眉头吐舌头。后来问了张姨才知道, 选对材料比瞎琢磨更重要。
山药要挑细直的铁棍山药,比那种粗粗的菜山药更“面”,切丁的时候能看到里面的纤维,煮软后是沙沙的甜,孩子嚼着不费劲。干莲子得提前泡两个小时,泡软后用手轻轻一捏就能去掉莲芯——别嫌这步麻烦,莲芯苦得很,去掉后粥里只剩淡淡的蜜香,娃才肯多喝两口。
大米我选的是普通东北米,不用刻意买贵的,和大米比起来,山药和莲子才是这粥的“主角”。

熬粥的秘诀:慢一点,香一点
其实这粥做法简单到我都不好意思写,但 越简单的食物,越藏着用心。
早上6点半起床,先把泡好的莲子和洗干净的大米一起放进锅里,加清水大火烧开——记住别盖紧锅盖,留条小缝,这样粥不会“扑”出来,莲子的香味还能飘满厨房。烧开后转最小火熬20分钟,这时候米已经开了花,再把山药丁倒进去,继续熬15分钟。最后加一点点冰糖,不用多,山药本身就有清甜味,冰糖只是提个鲜。
等粥熬得浓稠了,表面浮着一层淡淡的米油,端到餐桌前,娃已经搬着小凳子坐在那里,眼睛盯着碗直发亮。

孩子的小变化,藏在每一口粥里
我家娃以前总喊肚子胀,早上起床捂着肚子揉半天,晚上睡觉翻来翻去半小时才能睡着。喝了这个粥半个月,有天晚上他主动爬上床:“妈妈我要早点睡,明天喝山药粥。”我问为啥,他摸着肚子说:“喝了肚子暖暖的,像有个小太阳在里面。”
上周幼儿园老师发消息,说我家娃午睡特别乖,躺下去没十分钟就睡着了,不像之前总要老师拍着背。我看着手机笑,其实哪是老师有办法,是这碗粥把他的脾胃养好了呀。
现在我家冰箱冷冻层总冻着切好的山药丁,早上起来不用现削皮,抓一把扔进锅里就行。有时候我起晚了,就把材料放进电饭锅熬粥模式,出门前按一下,下班回家就能喝到热粥—— 当妈的图的不就是这份省心吗?
其实哪有什么“神奇的养生粥”,不过是把普通的食材熬出温度,把对孩子的在意煮进每一口里。山药补脾胃,莲子安神,这些功效不用我讲,孩子喝着舒服、睡得踏实,就是最好的答案。
你们家孩子爱喝什么早餐粥?是小米南瓜还是红枣百合?评论区告诉我,下次我也去试着熬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