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从数据到行动,全民科学减重

央广网北京10月18日消息(记者 雷妍)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达到34.3%和16.4%,这意味着超过一半的成年人体重超标。肥胖不仅影响外貌,更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病的重要诱因。

更需要警惕的是,肥胖问题不仅限于成年人,儿童和青少年超重肥胖率也在快速上升,如不进行体重管理,三十年后将超七成国民体重超重,其危害不容忽视。

那么,如何控制科学体重呢?不同人群有哪些不同的注意事项呢?对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副主任护师漆璐和副主任医师李岩接受央广网《中华名医号》节目采访,对网友关心的问题作了逐一介绍,为大家提供实用的减重指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药物I期临床试验研究室副主任护师 漆璐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药物I期临床试验研究室副主任医师 李岩

科学减重的几种手段

1.生活方式调整

首先,我们可以计算自己的体重指数(BMI):用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例如,体重60公斤,身高1.7米,那么BMI公式就是60÷(1.7×1.7)=20.76。BMI在18.5-24为正常,24-28为超重,≥28为肥胖。另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属于腹型肥胖,健康风险更高。

国家卫健委《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提供了详细的饮食和运动建议。

饮食方面,该指南推荐的每日能量摄入为:男性1200kcal~1500kcal、女性1000kcal~1200kcal。超重、肥胖个体摄入量则推荐为正常量的85%、80%,以在满足人体基础代谢的基本需求的同时,制造能量缺口。同时,日常饮食还应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质的比例。

运动方面,指南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车等,结合力量训练以提高基础代谢率。肥胖患者减重的运动原则是中低强度有氧运动为主,抗阻运动为辅,每周进行150~300分钟,通过运动消耗能量2000千卡或以上。避免久坐,保证每天7小时睡眠。较为理想的减重目标应该是6个月内减少当前体重的5%~10%,合理的减重速度为每月减2kg~4kg。

减重治疗

对于中重度肥胖(BMI≥30)或合并代谢疾病人群,生活方式干预可能不足以达到理想效果。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辅助减重。减重药物因有适应证及使用禁忌,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应严格遵医嘱使用。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体重、血糖等指标,并根据效果调整剂量。

同时,中医通过对个人体质的辩证,可给出适合于不同人群的治疗方法。对不同原因导致的肥胖,也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药食同源的食材,比如胃热火郁证可以饮用三豆饮、芦根汤;痰湿内盛证可以喝橘枣茶;气郁血瘀证可以考虑山楂内金粥;脾虚不运证饮用黄芪橘皮饮;脾肾阳虚证饮姜桂茶等。

此外,手术治疗也是一种选择。减重与代谢手术的机制是通过缩小胃容积或缩短小肠有效长度,以达到限制摄食量或减少营养吸收,从而减轻体重。理论上,18-70 周岁人群如果BMI数值大于等于32.5,或者BMI数值大于27.5合并2型糖尿病,可以选择减重手术。BMI数值高于27.5、未达到32.5,但内科减重无效时也可以选择减重手术。

不同人群减重妙招

幼儿篇:玩中学吃,动出健康

家长别再把“多吃点”当口头禅,关注生长曲线比“胖乎乎”更重要。可以通过卡通餐具摆盘,食物颜色搭配,让吃饭变成有趣的“食物探险”。配合每天运动放电2小时,让神兽释放能量,减少脂肪存储。

青少年篇:青春活力,科学变美

青少年追求优美线条,但是不能盲目节食。长身体需要营养,少吃油炸食品比饿肚子更聪明。想要体形优美,可以从“奶茶替代计划”开始,把网红奶茶等饮料换成自制水果茶,省钱又健康。

成人篇:碎片耗能,轻食调控

工作期间,很难抽出整块时间减肥时,可以通过碎片时间进行体重管理,比如,通勤时快走、爬楼梯消耗能量;将办公室小零食替换为低热量健康零食,填补打工时的饥饿感等。

老年篇:慢享生活,稳中求瘦

老年人控制体重不宜过度饥饿,不宜体重下降过快。提倡小小地改变生活习惯,渐进式减重。比如“遛弯升级计划”,把单纯散步变成快慢走交替进行,或边走路边拍打手臂、揉腹,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和老伙伴组队打太极、跳广场舞,既锻炼身体又能聊天解闷。又比如“厨房减脂小改造”,用蒸煮代替油炸,主食的纯精粮变成粗细粮各占一半。同时特别提醒老年人,消瘦≠健康!要警惕肌肉流失,每天吃够鸡蛋、豆腐等优质蛋白很重要,不能纯素食或者饮食种类匮乏。

科学减重不仅是体重的下降,更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通过合理饮食运动和必要的医学干预,我们可以实现体重管理,远离肥胖带来的健康风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从数据到行动,全民科学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