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震颤患者:咖啡因得“踩刹车”,不然手抖更厉害!

咱有特发性震颤的朋友,手里的咖啡、浓茶可得先放一放——不是不让喝,是真得减少甚至避开!本来手就容易不自主地抖,再碰咖啡因,简直是给“手抖”递了把“加速钥匙”,越喝抖得越明显。
为啥咖啡因这么“添乱”?你可以把咱的中枢神经想象成“控制手抖的总开关”,平时它稳稳当当的,手抖幅度就轻;可咖啡因是个妥妥的“兴奋剂”,一喝进去就往中枢神经上“猛踩油门”,让神经变得过度兴奋、“坐不住”。这时候“总开关”就乱了节奏,手抖的幅度会变大,频率也会变快——比如平时拿杯子只是轻微晃,喝杯浓咖啡后,杯子里的水都能晃出来,连夹菜、写字都费劲。
不光是咖啡,浓茶(比如龙井、普洱泡得超浓的)、能量饮料,还有那些加了咖啡因的功能性零食,都得留心。这些东西里的咖啡因,哪怕含量不算特别高,对震颤患者来说也可能“触发反应”——有人喝完半小时就觉得手开始“发飘”,抖得比平时厉害,好一会儿才能缓过来。
那嘴馋想喝有味道的咋办?换成温和的就行——比如白开水泡点淡淡的菊花、金银花,或者喝无咖啡因的花草茶,口感清爽还不刺激;要是实在想喝带点味的,偶尔来一小口淡茶,慢慢抿,喝完多观察自己手抖有没有变化,要是加重了就赶紧停。
其实控制咖啡因不是啥难事儿,无非是把“提神的咖啡”换成“稳当的淡饮”,少让神经“受刺激”,手抖的情况就能轻不少,平时做事也更利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