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诊室里来了一对母女。女儿低头沉默,母亲紧握双手,声音里带着期盼与不安:“医生,我们按时吃药、定期复查,可怎么才能知道她真的在好转呢?”
这个问题,或许也萦绕在许多家庭的心头。今天,想跟大家简单说一下:我们到底该如何判断双向情感障碍有没有好转?

判断好转,从学会观察开始
准备一个简单的笔记本,就像那位母亲后来做的那样——不必复杂,只需记下每天的情绪天气、睡眠时长、特别的事件。这份记录会成为你们最可靠的“病情地图”。
在记录中,留意这三个细微变化
疗效的“生根发芽”
真正的改善需要时间扎根。注意观察:情绪风暴的强度是否在减弱?从十级狂风变成六级大风,从整周阴霾变成三天转晴,这就是进步。就像种花,你能看到嫩芽破土而出的每个阶段。
情绪波动的“渐趋平缓”
情绪的起伏正在变得和缓吗?发作间隔是否在拉长?从每天波动到每周一次,从持续十天到三天缓解,这些变化都值得留意。好转,就藏在波动曲线慢慢变得平缓的过程中。
情绪变化的“来去有踪”
记录时要特别留意:情绪波动是否开始有了明确的原因?是否不再像过去那样无缘无故地来袭?当情绪变化变得“有迹可循”,说明你正在重新掌握情绪的风向。
双相情感障碍的康复,往往不是戏剧性的瞬间,而是由无数个微小进步编织而成的画卷。好转,藏在每个平凡的日常里,也许是能安静地读完一本书的午后,也许是面对突发状况时没有立即崩溃的清晨,也许是自然哼起歌的黄昏。这些看似普通的时刻,都是康复路上最真实的里程碑。

如果你也在寻找这些变化的痕迹,不妨开始记录,或者带着你的观察来与我们交流。保定京济医院精神心理科愿意陪伴每个家庭,一起读懂这些康复路上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