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尿酸多少?”
体检季过后,这句话成了不少年轻人之间的闲聊话题。29岁的大客户销售李冰就是在今年体检中,第一次看到了那个刺眼的向上箭头——尿酸值528μmol/L。
“我一直以为这是中年人才有的问题。”李冰苦笑着说起自己的生活习惯:谈客户喝酒应酬少不了,加班熬夜是常态。签单庆功,那更得海鲜烧烤一起来。
李冰不是个例。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2021中国高尿酸及痛风趋势白皮书》显示:我国约1.77亿高尿酸患者,18-35岁占比近60%。曾经被认为是“中年病”的高尿酸,如今正悄然侵袭着更年轻的群体。而且,初期的高尿酸往往没有症状不易察觉。
面对这个沉默的“第四高”,除了管住嘴,“多喝水”往往是医生们给出的首条建议。最近,一款“能降尿酸的水”,在高尿酸人群中引发了热议。
这到底是“真管用”的饮水新选择,还是不靠谱的“新忽悠”?

当“碱性水”站上鉴评席
前不久,一场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组织的专家鉴评会在北京举行。这样的专家鉴评会并不常见——消费者熟悉的饮用水,很少能走进这样的科学评议场。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会议室里,坐着的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的十多位顶级专家团队。氛围严肃、紧张,像是一场论文答辩。而接受质询的“主角”,就是康师傅pH9.0电解碱性水。
专家们反复质询的核心只有一个:“你的证据在哪里?”评议逻辑很清晰:先查“家底”——产品的技术原理是否站得住脚;再看“实效”——辅助降尿酸功效有没有科学实证的支撑;最后评 “突破”——和市面上同类产品比,它的技术或体验有没有创新。
那么,在面对中国食品科学界顶尖专家的“考问”时,这瓶水究竟拿出了什么来证明自己?这是判断其真伪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专家鉴评会)
三个关键问题,拆解是否靠谱
要回答本文标题的问题,需要先抛出三个尖锐的问题。
质疑一:又是“碱性水”,是不是“酸碱体质”骗局的马甲?
先说清楚,那个说能“改变全身”的酸碱体质论是伪科学。这瓶水的逻辑完全不同。它瞄准的是一个具体健康痛点——高尿酸。其核心假设是:碱性的微环境有助于尿酸的溶解和排泄。与泛泛而谈的酸碱体质论不同,这一假设具备可证伪性,吸引了专家们的关注。
质疑二:它能降尿酸,证据够硬吗?
这是最关键的一环。空口无凭,实验为证。在鉴评会上,两份关键的实验报告被放在了台面上。
由浙江工商大学开展、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utrients》上的研究表明:小鼠连续饮用该水21天后,可通过下调肾脏中URAT1 蛋白表达,促进尿酸排泄,显著降低血尿酸水平。康师傅研发团队与南开大学合作开展的人群干预试验也初步显示,在受试者规律饮用该产品3个月后,其血尿酸水平呈现显著下降趋势。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田师一教授坦言实验结果超出了预期,现在不仅他自己经常喝pH9.0电解碱性水,也会推荐给身边的朋友喝。
《Alleviating the Effects of Electrolyzed Alkaline Water on Hyperuricemia in Mice》(电解碱性水对减轻模型动物高尿酸血症的影响)论文摘要
最终,专家委员会的结论审慎而积极:该产品具备进一步深入探讨其健康效应的科学基础。

质疑三:电解碱性水和苏打水有何不同?
说到碱性水,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苏打水。那么康师傅pH9.0电解碱性水与传统苏打水有啥不同?关键在于“碱”是如何来的。
传统苏打水是做“加法”——添加小苏打(碳酸氢钠),会带来额外的钠摄入。康师傅pH9.0电解碱性水是做“减法”,通过创新的技术工艺与设备把水电解为碱性水和酸性水,把酸性水分离,留下可饮用的碱性水。它采用「电解系统专利技术」与「电解槽专利技术」两项国家专利技术,靠钛铂合金电极的直流电解反应,精准把水pH值控制在9.0,做到了“要碱不要涩”。
为进一步确保品质,康师傅还创新了膜过滤系统,能够有效保障生产过程中水质的稳定。同时,针对高pH值碱性水的特性,采用了高pH值杀菌技术,提升了杀菌工艺的稳定性和效率,全方位确保产品安全。

(电解碱性水工艺原理)
当然,它并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如果已经确诊高尿酸血症或痛风,该吃药吃药,该忌口要忌,别想着换瓶水喝就能一劳永逸。
对这三类人来说,它确实能帮上忙:1、关注自身尿酸水平的人群;2、像李冰一样经常大鱼大肉、频繁喝酒应酬的人群;3、单纯想优化日常饮水的人,比如想试试碱性水口感的人。

这或许正是我们面对各种健康新概念时,更理性的态度:了解背后的科学道理,看看有没有靠谱的证据,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选择。毕竟,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没有什么“一招制敌”的神器。真正的智慧,是在科学指引下,把每一个看似微小的“有益之举”,慢慢变成生活的日常。
(李冰为化名)
说明:本文为第三方推广,经第三方提供素材并授权发布。涉及版权、质量、服务、消费保障等权益信息,由推广内容提供方负责解释并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