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专家刘利飞提醒:天气一变凉,帕金森病症状就更严重了!最近门诊,好几个老病友一进门就跟我“诉苦”:“刘医生,这天一凉,我这腿就跟灌了铅一样,挪不动步!”“是啊,感觉手也比以前抖得厉害,是病情加重了吗?”大家好,我是河北省公立医院的医生刘利飞。如果您是帕金森患者或家属,并且在秋冬季节也有同样的困惑,那么我要告诉您:这并非完全是您的心理作用,帕金森症状对温度变化确实非常敏感。 天气变凉,症状出现波动,背后有着明确的生理机制。一、 肌肉的“热胀冷缩”:僵硬感加倍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橡皮筋在低温下会变硬、失去弹性。我们的肌肉纤维也是如此。帕金森病本身就会导致肌肉张力增高,表现为僵硬。当外界气温下降时,寒冷的刺激会引发身体自然的应激反应——肌肉会不自主地收缩、紧绷以产生热量,这是一种原始的保温机制。

双重夹击: 这就形成了 “疾病本身导致的僵硬” 遇上 “寒冷引发的生理性僵硬” 的双重困境。肌肉就像被上了两道枷锁,活动起来自然更加费劲、笨拙,关节的摆动幅度也会变小。所以患者会感觉身体更“轴”了,转身、起步、扣扣子这些动作都比天气暖和时困难许多。真实案例:去年的这个时候,患者张阿姨来找我复诊。她平时每天坚持散步,但最近一周,她感觉早晨出门时,小腿僵硬得像两根木棍,迈不开步子,差点摔倒。她非常焦虑,以为是药物失效了。我告诉她,这不是病情急剧进展,而是“冷”这个因素在作怪。我建议她:1) 起床后先在室内做15分钟的热身运动和拉伸;2) 出门时务必戴上护膝,给肌肉保暖。她坚持照做后,回来反馈说:“虽然和夏天比还是差一点,但那种‘冻住了’的感觉确实好多了。”二、 血液循环“减速”:神经信号传递受阻热胀冷缩同样适用于我们的血管。低温会使体表的血管收缩,这是一种减少热量散失的自我保护。但血管一收缩,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全身的血液循环速度减慢了。我们身体的每一个指令,包括运动,都依赖于大脑通过神经传递信号,而这个传递过程高度依赖血液循环所提供的氧气和能量支持。当循环“减速”,就好像一条繁忙的高速公路遇到了大雪天气,车辆只能缓慢通行。三、 活动量减少与情绪波动:不可忽视的次生影响除了直接的生理影响,天气变凉还会带来两个间接的“帮凶”。活动减少: 天冷导致户外活动减少,对于帕金森患者,“用进废退”的法则尤其残酷。活动量一下降,肌肉更容易萎缩,关节更容易僵硬,这又会反过来加重运动症状,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情绪影响: 秋冬日照减少,容易引发或加重抑郁情绪。刘利飞主任给帕友的秋冬暖心建议:主动保暖,胜过被动挨冻: 不仅要穿够,更要重点保护颈部、腰部和关节(如膝盖、手腕)。出门戴手套、穿厚袜,睡前用温水泡脚,都是非常好的习惯;坚持室内康复锻炼;多晒太阳,调节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