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血压都正常了,药是不是能停了?” 每次在门诊听到这话,我都忍不住揪心。上周接诊的李阿姨就是典型,高血压 12 年,觉得 “药吃多了伤肝伤肾”,血压一降就擅自停药,结果突然腿肿、尿少,检查发现肌酐飙到 380,肾功能已经中度损伤。

这不是个例。我国高血压患者超 3 亿,其中近 40% 都在 “瞎吃药”:要么凭感觉调剂量,要么跟风用别人的药,还有人觉得 “空腹吃药吸收好”。可你知道吗?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30%~40% 的慢性肾病都和高血压有关,而透析患者里,每 4 个人就有 1 个是因为吃错降压药拖出来的。
肾脏这器官最 “沉默”,疼了不说,伤了不叫,等你发现浮肿、乏力时,往往已经救不回来了。今天就把降压药伤肾的真相说透,4 个禁忌、3 个护肾要点,家里有高血压患者的一定要看完收藏。
一、为啥吃降压药,最先伤的是肾?

很多人疑惑:“降压药不是治高血压的吗,怎么会伤肾?” 其实高血压本身就是肾脏的 “头号杀手”,而错误吃药会火上浇油。
肾脏里全是密密麻麻的毛细血管,就像筛子一样过滤血液里的废物。血压高了,这些 “小筛子” 就会被高压冲得变形、破损,时间长了筛子漏了,蛋白质漏到尿里,废物堵在肾里,肾功能就垮了。
更关键的是,肾病早期没有任何症状。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的研究发现,肾功能下降前 10 年,患者可能连眼皮都不肿一下,但等到肌酐升高、尿量减少,肾功能已经丢了一半以上。而错误吃降压药,会让这个过程至少加速 3 倍。
二、这 4 种服药方式,等于亲手毁肾
我在门诊见过太多这样的患者,不是药不好,是吃法太糟。这 4 个错误,你或家人可能正在犯:
1. 随便停药:血压反弹比不吃药还危险

“血压正常 = 病好了”,这是最害人的误区。上周的李阿姨就是如此,停药 3 天,血压从 130/80 飙到 180/110,医学上叫 “反跳性高血压”。
血压突然升高,肾小动脉会像被猛踩油门的水管,瞬间承受巨大压力,轻者导致蛋白尿,重者直接引发肾小动脉坏死。《中华肾脏病杂志》2024 年的研究更吓人:擅自停药的患者,肾衰风险是规范服药者的 7.2 倍。
2. 自己调剂量:血压波动把肾 “晃” 坏了

有位大爷更绝,家里备着血压计,高了就多吃一片,低了就少吃半片,把降压药当成 “退烧药”。可血压就像水温,忽冷忽热最伤肾。
肾脏喜欢 “稳定环境”,血压一会儿 160,一会儿 110,肾小动脉在 “收缩 - 扩张” 中反复拉扯,用不了几年就会弹性尽失。上海瑞金医院的研究证实,血压波动幅度超过 20mmHg 的患者,肾功能每年下降速度是稳定者的 2.3 倍,尤其糖尿病患者更危险。
3. 空腹吃药:不是吸收快,是毒得快

“空腹吃药吸收好” 这话没错,但得分药。比如普利类药物像卡托普利空腹吃确实吸收快,但硝苯地平这类钙拮抗剂,空腹吃会刺激胃黏膜,还会让血药浓度骤升骤降。
我见过一位大叔,为了 “药效好” 天天空腹吃硝苯地平,结果不仅胃痛,血压还像坐过山车,半年就查出尿微量白蛋白升高,这是肾脏早期损伤的信号。空腹时药物代谢太快,血压控制不稳,肾脏在高压低压间反复受虐,想不坏都难。
4. 乱搭药:感冒药 + 降压药,肾说垮就垮

老年人大多一身病,高血压加糖尿病、关节炎很常见,于是有人自己 “配药”,结果把肾搭进去了。最危险的就是这两种组合:
• 利尿剂 + 止痛药:很多降压药含利尿剂,比如氢氯噻嗪,如果再吃布洛芬、阿司匹林这类非甾体消炎药,会直接堵住肾脏的 “排泄通道”,导致肾小管坏死,我见过最快的 3 天就出现急性肾损伤。
• 普利 / 沙坦类 + 补钾药:这两类药本身保钾,再吃氯化钾片,会让血钾升高,轻者手脚发麻,重者心跳骤停,肾脏也会因高钾中毒受损。
三、降压药不是毒药,3 类药反而能保肾

看到这儿肯定有人慌了:“那降压药还能吃吗?” 别担心,吃对了,降压药其实是肾脏的 “保护伞”。尤其是这 3 类药,医生都优先给肾病高危患者开:
1. ACEI 类药物:给肾脏 “减压” 的高手
比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名字里带 “普利” 的就是这类药。它的作用特别妙,能扩张肾脏里的出球小动脉,就像给筛子的出口开大,让过滤后的血液能顺畅流走,减少对筛子的压力,从而延缓肾损伤。

南方医科大学侯凡凡院士团队 2025 年的最新研究发现,长期规范吃 ACEI 类药的患者,肾衰风险能降低 34%。但要注意,出现急性肾损伤时,比如突然尿少、肌酐飙升,2 天内停药能降低死亡风险,这一点一定要遵医嘱。
2. ARB 类药物:过敏者的 “替代选择”
名字里带 “沙坦” 的就是,比如氯沙坦、缬沙坦。作用和 ACEI 类差不多,都是保肾降压,适合对普利类药过敏,比如干咳的患者。《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明确说,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首选这两类药。
3. 长效钙拮抗剂:平稳降压的 “老好人”

像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能缓慢平稳降压,避免血压波动伤肾。尤其适合老年高血压患者,副作用小,还能和普利 / 沙坦类药一起吃,效果 1+1>2。
但记住,再好用的药也得遵医嘱。侯凡凡院士的研究也提到,少数人吃 ACEI/ARB 类药会出现肌酐轻度升高,这时候别自己停药,让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调整剂量。
四、吃药护肾,牢记这 3 点,比啥都强
其实护肾不难,关键是把药吃对、把监测做好。这 3 点一定要记牢:
1. 药不能停,也不能换

降压药是 “控制药” 不是 “根治药”,血压正常是药物起效了,不是病好了。哪怕要停药换药,也得让医生慢慢调,比如想停普利类药,得先减半剂量,观察 1 周再停,避免血压反弹。
我见过最可惜的患者,吃缬沙坦控制得好好的,听邻居说 “中药降压没副作用” 就换药,结果 3 个月肌酐升了 200。千万别信偏方,降压药没有 “最好的”,只有 “最适合你的”。
2. 每 3 个月查一次 “肾指标”

肾脏不会喊疼,只能靠检查发现问题。至少每 3~6 个月查这 3 项:
• 肌酐:反映肾功能的核心指标,超过 133μmol/L 就要警惕;
• 尿微量白蛋白:早期肾损伤的 “信号灯”,比肌酐还灵敏;
• eGF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直接告诉你肾功能还剩多少,低于 60 就是中度损伤。
有糖尿病、痛风的患者,最好 2 个月查一次,早发现早干预,肾功能还有救。
3. 吃药前问 3 个问题,避免药物 “打架”

不管加什么药,哪怕是感冒药、保健品,都要问医生或药师 3 个问题:
• 这药和我的降压药冲突吗?
• 需要空腹吃还是饭后吃?
• 要监测血钾、肌酐吗?
比如感冒了要吃退烧药,选对乙酰氨基酚比布洛芬安全;吃钙片、补钾药前,一定要让医生看你正在吃的降压药,避免高钾血症。
五、结尾:别让一片药,压垮你的肾

最后想跟大家说,高血压不可怕,可怕的是 “无知用药”。我见过太多患者,明明吃对药就能保肾,却因为瞎停药、乱搭配,硬生生拖到透析。
肾脏陪了你一辈子,它默默干活,从不抱怨,但也经不起折腾。如果你或家人在吃降压药,别再凭感觉来了,把这篇文章转给 TA,记住:不是吃药伤肾,是吃错药毁肾。
引用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0 年修订版)[EB/OL]. http://www.nhc.gov.cn/yzygj/s7659/202012/9ca839a738ec438989d77e1d22284f56.shtml.
2. 南方都市报。侯凡凡团队发表新研究成果:发生急性肾损伤时可停用这种药物 [EB/OL]. 2025-08-21. http://m.toutiao.com/group/7540986544887218707/?upstream_biz=doubao.
3.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肾脏病防治指南(2021 年版)[J]. 中华肾脏病杂志,2021, 37 (3): 225-290.
4. 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监测的临床意义 [J]. 中华高血压杂志,2023, 31 (8): 72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