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北京积水潭医院皮肤性病科 常晓丹
编辑 | 原野
10月29日是世界银屑病日。对于银屑病患者而言,他们不仅要承受皮损带来的瘙痒、脱屑等生理不适,更要背负因他人误解而产生的心理重负。今天,皮肤科医生将从科学角度解读这一常见皮肤病,驱散认知迷雾,为患者构建更友好的康复环境。
不是“癣”,而是免疫紊乱的皮肤信号
公众对银屑病最常见的误解,便是将其与“癣”类传染病画上等号。事实上,银屑病俗称“牛皮癣”,却并非真正的“癣”,完全不具备传染性。
从医学定义来看,银屑病是一种免疫系统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通俗而言,人体免疫系统发生“误判”,向皮肤细胞下达了异常的“加速生长”指令。正常皮肤细胞的更新周期约为28天,而银屑病患者的这一进程被压缩至3-4天,大量未成熟的皮肤细胞在表面堆积,便形成了特征性的红色斑块与银白色鳞屑,这本质上是体内免疫紊乱在皮肤的直观表现。
不止于皮肤的系统性疾病
银屑病的表现具有多样性,其中寻常型占比超90%,主要特征包括边界清晰的红色斑块、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后可见“蜡滴现象”“薄膜现象”“点状出血”)及皮损增厚。根据发病部位,又可细分出不同类型。
- 头皮银屑病:发际线处红斑鳞屑明显,常形成 “束状发”,但一般不导致脱发;
- 指甲银屑病:约半数患者受累,表现为“顶针状”凹陷、甲板浑浊增厚;
- 反向银屑病:多见于腋窝、腹股沟等皱褶部位,皮损潮湿通红但鳞屑较少。
此外,点滴状、脓疱型、红皮病型及关节病型银屑病虽较少见,但后三者属于重症范畴,需及时就医。特别需要警惕的是,银屑病是系统性疾病,除皮肤症状外,还可能伴发关节损害(银屑病关节炎),增加代谢综合征(肥胖、三高)、心血管疾病及情绪障碍(如抑郁、焦虑)的风险。
科学护理减少复发
做好日常护理是稳定病情的关键,患者需牢记以下要点:
保湿修护:每日坚持涂抹保湿霜,可修复皮肤屏障,减少瘙痒和干燥。
温和洁肤:避免过热的水和碱性皂基产品,沐浴后及时保湿。
避免搔抓:切勿搔抓皮损,以免引起“同形反应”,导致皮损扩散。
管理诱因
- 心态平和:学会压力管理,保证充足睡眠。
- 预防感染: 及时治疗感冒、咽炎等。
- 健康生活: 均衡饮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坚决戒烟限酒。
正规就医,定期复诊
切勿轻信“偏方秘方”,这些可能含有强效激素或重金属,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加重。务必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制定长期管理策略。
银屑病是一场“持久战”,但绝非不治之症。从传统药物到中国原研靶向药的突破,医学进步已为患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治疗武器。在此,我们呼吁社会消除歧视,以科学视角接纳患者;更鼓励患者与医生结成“治疗同盟”,通过规范治疗与精心护理,完全可以控制病情、享受高质量生活。
世界银屑病日,让我们用科学驱散误解,用关爱温暖每一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