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图为AI生成
今年26岁的小林(化名)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经常为了赶活动方案熬夜到凌晨,白天还要处理多平台用户反馈,长期处于“随时响应”的工作状态,作息完全没有规律。小林感觉今年3月以来,自己头上的白发明显增多,这让他比同龄人要“老气”。

小林来南京市第一医院就诊,皮肤科主任、主任医师陈文琦接诊了他,通过问诊,得知小林母亲家族中多位亲属在30岁前就出现大量白发,结合小林自身情况,陈文琦判断其白发诱因主要包括:家族遗传因素叠加长期精神焦虑、作息颠倒,加上长期吃外卖,饮食结构单一,营养摄入不均衡。

经过后续检查,小林未发现甲状腺、脑垂体等内分泌异常,也无自身免疫性疾病,他属于“生理性早生白发”范畴。在医生的指导下,小林通过调整工作节奏、增加休息时间、补充维生素等干预后,他的白头发增加的速度明显减缓。

如今,早生白发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年轻人也面临这一问题。白发不仅影响外在形象,背后还可能隐藏健康隐患。
头发为啥会变白?
黄种人头发的颜色主要由毛囊内黑素细胞产生的黑素决定,毛囊里有专司其职的干细胞,会“变身”为黑素细胞,为头发“上色”,一旦这个生理过程受到影响,头发就可能变白,具体原因分两大类:
1、生理性因素(非疾病导致)
遗传与衰老:亚洲人通常30~50岁开始因衰老长白发;若有家族“少白头”史,或存在特定基因突变,可能在幼年、青年时期就出现白发。
营养不足:缺乏维生素B12、叶酸、锌、铁等营养素,会导致黑素合成“原料不够”,引发白发。
不良生活习惯:长期精神压力大、熬夜作息紊乱、吸烟等,都会干扰黑素细胞功能,加速白发出现。

2、病理性因素(疾病相关)
多种疾病会影响黑素合成或代谢,直接导致白发,常见的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白癜风、斑秃)、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异常、脑垂体功能障碍)、遗传代谢性疾病(如白化病)。
其他:恶性肿瘤、胃肠病、结核等消耗性疾病,也可能间接影响色素生成。

陈文琦提醒广大市民
这两种情况一定要就医
出现以下两种情况,别以为只是“颜值问题”,需及时就医,排查系统性疾病:
短期内突然长出较多白发:比如1~2个月内,白发数量明显增多,可能是身体机能异常的信号。
25岁前无家族史却出现较多白发:若家族中无人早生白发,自己却在25岁前出现大量白发,需警惕潜在疾病。

科学应对白发
先查病因,再调习惯
陈文琦提醒,发现白发后,年轻人首先要做的是排查病因(尤其是上述需就医的情况)。若排除疾病,通过调整生活习惯,能有效延缓白发增多:
1、补对营养:给黑素“补原料”
合理调整饮食,多吃富含铁、维生素B族、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动物肝脏、瘦肉、蛋奶、谷物、绿叶菜;黑芝麻、黑豆也可适量吃,但不用过量。
2、调好作息:别让熬夜“耗”走黑素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每天保证7~8小时充足睡眠,让毛囊和黑素细胞有足够时间“修复”。

该图为AI生成
3、疏解压力:别让情绪“白了头”
长期焦虑、劳累会直接影响黑素细胞功能,平时可通过运动(如跑步、瑜伽)、听音乐等方式放松,保持心情舒畅。
4、按摩头皮:促循环助色素生成
用十指指肚按以下步骤按摩头皮,每天1~2次,每次5分钟即可:从额头向头顶、后脑勺梳按(用中等力度);均匀揉搓整个头部发根,确保前后左右都照顾到;最后轻轻挤压头皮,促进血液循环。

该图为AI生成
提醒:白发别乱拔,这些误区要避开
别频繁拔白发:偶尔拔1~2根问题不大,但经常拔、大面积拔,会损伤头皮和毛囊,还可能引发细菌感染,导致毛囊炎甚至不可逆脱发。
别信“治白发特效药”:目前医学上没有能逆转白发的“特效药”,市面上宣称“快速黑头发”的产品或药物,可能损伤毛囊、影响肝肾功能,千万别轻信。

科室简介——皮肤科
皮肤科是我院成立较早的科室之一,经过数十年努力,已发展为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特色专科,拥有皮肤科实验室、性病治疗室、激光美容治疗室等。科室目前在长乐路院区、河西院区开设专家门诊、专病门诊、普通门诊、皮肤美容门诊、痤疮中西医结合门诊、脱发专病门诊等。为缓解工作日患者集中就诊的压力,皮肤科已全面开设周六周日门诊。
专家简介
陈文琦

皮肤科主任
主任医师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医学博士
江苏省整形美容协会美容皮肤科分会常委、江苏省社会办医协会皮肤科分会常委、江苏省医学会皮肤科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分会皮肤病分会委员、南京医学会皮肤科分会委员、南京医学会激光分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发表论文30余篇,获国家专利4项。长期从事皮肤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擅长特应性皮炎、银屑病、荨麻疹、带状疱疹、痤疮、玫瑰痤疮等皮肤疾病的诊治和面部年轻化的医学美容治疗。
长乐路院区专家门诊:周四全天
河西院区专家门诊:周二下午
来源:皮肤科
编排:刘春兴 张洁
校对:单申生
审核:陈文琦 曹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