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节气养生智慧 | 养阴润肺:以柔克刚的中医养生智慧

养阴润肺:以柔克刚的中医养生智慧

天地有常,四时更迭。当秋风送爽,天高云淡,我们享受这份清凉的同时,一股“燥”邪也正悄然而至。中医经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言:“燥胜则干”。这股燥气,最先侵袭的便是我们娇嫩的肺脏。肺为“华盖”,居于五脏之上,主呼吸,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与外界直接相通,故而最易受外邪侵犯。它又喜润恶燥,干燥的环境极易耗伤肺中津液,导致肺阴亏虚,从而引发口干咽燥、鼻干唇裂、皮肤干痒,以及最常见的——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的肺燥咳嗽。

因此,养阴润肺,不仅是缓解秋日不适的对症之法,更是顺应自然、预防肺系疾病的养生智慧。

一、识其源:肺燥何来?

要有效预防,必先知其根源。肺燥之因,主要有二:

1. 外燥侵袭: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秋季主气为燥,空气中水分减少,这种外界环境的干燥之气(外燥)从口鼻、皮毛侵入人体,直接耗伤肺津。此外,长期处于空调房、暖气房等人工制造的干燥环境中,同样会加剧体内津液的消耗。

2. 内燥丛生: 源于我们自身的生活习惯。若平素嗜食辛辣、油炸、烧烤等温燥食物(如辣椒、花椒、薯片、羊肉等),或常有熬夜、过度思虑、劳累等行为,都会在体内化火,灼伤阴液,导致“阴虚内热”的体质。这种内在的虚火(内燥)上蒸于肺,如同用小火慢烤,同样会使肺阴受损,形成肺燥。烟酒过度,更是直接损伤肺络、耗伤肺阴的元凶。

二、养其阴:润肺之道

预防肺燥咳嗽,核心在于“润”字,旨在滋养肺阴,濡润肺脏。这需要我们将养生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

1. 膳食润肺:汤水为伴,食养为先

饮食是养阴润肺最直接、最平和的方式。原则是少辛增酸。“少辛”是指减少葱、姜、蒜、辣椒等辛散之品的摄入,以免助燥伤阴;“增酸”是指适当多吃一些酸味食物,如山楂、葡萄、石榴、猕猴桃等,因为酸能收敛阴气,防止津液过度耗散。

首选白色食物: 中医认为,白色入肺。许多白色食物都具有天然的润肺功效。

梨: 生梨性凉,清热润燥、生津化痰,是缓解秋燥的明星水果。可生食,但对于脾胃虚寒者,更推荐蒸熟或炖煮,如经典的冰糖炖雪梨,其润肺之力更温和持久。

银耳: 被誉为“平民燕窝”,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极佳。一碗温热的银耳莲子羹,黏滑的胶质能有效滋润呼吸道。

百合: 润肺止咳、清心安神。非常适合因秋燥或阴虚导致干咳、失眠多梦的人群。可与西芹同炒,或与银耳、大米同煮为粥。

山药: 补脾益肺、滋阴固肾,性质平和,不温不燥,是平补之佳品。

杏仁: 南杏仁(甜杏仁)润肺止咳,可制作杏仁露;北杏仁(苦杏仁)止咳平喘力强,但有小毒,需炮制后遵医嘱使用。

药膳同源:

沙参麦冬汤: 沙参、麦冬都是养阴生津的良药,与瘦肉或鸭肉同炖,对肺燥阴虚引起的口干、干咳有良效。

蜂蜜: 每日清晨用温水冲服一勺蜂蜜,能润燥滑肠,润肺解毒。但注意,一岁以内婴儿禁用。

2. 起居润肺:防寒保湿,动静有度

保暖避寒: 深秋寒气渐重,需及时增添衣物,尤其要护好颈部(天突穴所在)和背部,防止寒邪与燥邪结合侵袭肺卫。

环境增湿: 在室内使用加湿器,或简单地在床头放一盆清水,增加空气湿度,能直接缓解鼻咽干燥。避免长时间待在密闭的空调环境中。

充足睡眠: 夜间是人体阴液滋养和修复的最佳时间。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即是“滋阴”。

适度运动: 选择太极、八段锦、慢走等缓和运动,避免大汗淋漓,因“汗为心之液”,过度出汗也会伤阴。运动时最好选择空气清新的早晨。

3. 情志润肺:宁静致远,悲秋有解

中医认为“悲忧伤肺”。秋日万物萧瑟,人易产生悲秋之感。过度的忧伤会耗伤肺气,影响肺的宣发功能。因此,秋季养生更要注重精神调摄。多与亲友交流,登高望远,欣赏秋景,保持内心平和乐观,使神志安宁,以缓秋刑。

三、按揉穴位,辅助润肺

人体自有大药。日常按揉特定穴位,也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迎香穴: 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常按揉可通利鼻窍,预防鼻炎和感冒。

列缺穴: 位于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是肺经的络穴,通任脉,《四总穴歌》说“头项寻列缺”,按揉此穴不仅能缓解咳嗽、气喘,对头痛、咽喉不适也有好处。

鱼际穴: 位于手掌外侧,第一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是肺经的荥穴,有清宣肺气、清热利咽的功效,尤其适合咽喉干痛、咳嗽痰黄者。

结语

养阴润肺,预防肺燥,是一场需要耐心与细心的“滋润工程”。它并非一时一地的突击,而是顺应四时变化的长期养护。通过清淡滋润的饮食、规律有节的起居、平和愉悦的情志,我们便能有效地为娇嫩的肺脏筑起一道坚固的“津液”防线,让呼吸顺畅,身心安泰,从容度过每一个“多事之秋”。

在这个干燥的季节里,愿您能放慢脚步,为自己炖一碗银耳羹,按揉片刻穴位,感受一份由内而外的滋润与平和。这不仅是身体的智慧,更是生活的艺术。

编辑:宣传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节气养生智慧 | 养阴润肺:以柔克刚的中医养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