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都会逐渐出现退化,代谢速度减慢,消化功能也会变得不如从前。因此,58岁以后,老年人在饮食上就需要更加注重,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才能更好地适应身体的变化。
早些年,“七分饱”作为一种健康的饮食原则,受到了很多人的推崇,尤其是在中老年人中,普遍认为吃七分饱有助于保持体重、避免胃肠负担过重。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项生理需求逐渐改变,单纯依赖“七分饱”并不足以满足中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专家指出,58岁以上的人群应该在“七分饱”的基础上细化饮食原则,结合身体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

58岁以后的人群仍然可以遵循“七分饱”的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要做到定量,避免盲目追求“七分饱”。许多人误以为“七分饱”就意味着随便吃到七分饱就好,而忽视了定量的控制。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基础代谢率逐渐降低,消耗的能量减少,如果饮食过多,容易导致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
另一方面,如果进食不足,体内的营养物质供给不足,也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因此,“七分饱”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而是根据个人的体重、活动量、健康状况等多方面因素来衡量的。
专家建议,在实际饮食中,老年人可以通过控制每餐的食物量,避免暴饮暴食,确保每餐的热量摄入适中。

同时,应当注意选择低脂肪、低糖、高纤维的食物,以避免过多的脂肪和糖分摄入,这对控制体重、保持血糖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减少每餐的食物分量,尤其是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来达到“七分饱”的效果。
例如,可以选择少油少盐的蔬菜和瘦肉,避免油炸食品和高糖食品的摄入,这样既能保证营养的摄取,又能避免过多的卡路里堆积。
58岁以后,随着咀嚼和消化功能的减弱,老年人应该更加注重“细嚼慢咽”,延长每餐的进食时间。研究表明,细嚼慢咽有助于食物的充分消化和吸收,可以减少肠胃的负担。

随着年龄的增长,胃肠的蠕动能力会减弱,食物在胃肠道内的停留时间会延长,消化速度减慢。如果吃饭过快,食物没有被充分咀嚼就进入胃部,容易导致胃部不适、胀气等问题。同时,吃得过快还可能引起进食过量,从而影响血糖控制。
因此,专家建议,老年人应该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避免吃饭时讲话、看电视或玩手机等分心的行为,集中注意力慢慢咀嚼,给胃肠更多的时间来消化食物。
一般来说,吃饭时间应该控制在20至30分钟之间,每一口食物都应充分咀嚼,帮助食物在口腔中与唾液充分混合,促进消化酶的分泌,从而有助于消化和吸收。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帮助提高食物的消化率,还能减少食物进入胃肠时的刺激,避免出现消化不良等问题。

老年人的饮食应注重“主食换粗”,即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粗粮的比例。精制碳水化合物在加工过程中去除了大部分的纤维和营养成分,虽然口感好,但吃多了容易导致血糖快速上升,增加胰岛素的负担。
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和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老年人,更应注意控制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避免血糖波动和体重增加。
粗粮如全麦面包、燕麦、糙米、红薯等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促进肠道健康、改善消化功能、控制血糖水平。
膳食纤维还能减缓食物的消化速度,保持长时间的饱腹感,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进食。尤其是58岁后,老年人要增加粗粮在饮食中的比例,这不仅有助于减少便秘,还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避免患糖尿病、高血脂等问题。

为了达到理想的膳食效果,专家建议,老年人的主食可以选择全谷物类食物,同时结合一些蔬菜和水果,做到营养多样化。
例如,可以用糙米代替白米,用燕麦代替精制面包,还可以增加一些豆类食物,如豆腐、豆浆等,作为优质蛋白的来源。这些食物不仅能够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还能帮助稳定血糖,保持体重。
蛋白质的摄入应该注重“优质”,比例占三分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蛋白质的需求会逐渐增加。
蛋白质是维持肌肉质量、增强免疫力的关键成分。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的肌肉质量逐渐减少,保持适量的优质蛋白质摄入,可以有效防止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等问题。

优质蛋白质包括动物性蛋白(如鸡肉、鱼类、鸡蛋、低脂奶制品等)和植物性蛋白(如豆类、豆腐等)。这类蛋白质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可以更好地被人体吸收和利用,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专家建议,老年人每餐应当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占总餐量的三分之一,这样不仅能提供足够的能量,还能帮助肌肉的修复和生长,促进免疫系统的健康。
特别是对于58岁以后的老年人来说,摄入优质蛋白能够帮助提升身体的耐力和免疫力,预防各种疾病,维持身体的正常运作。
饮食中如果缺乏足够的蛋白质,可能会导致肌肉流失、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和患病。因此,蛋白质的合理摄入是保持健康的关键之一。

蔬菜应占一餐的过半比例,优先选择深色蔬菜。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是保持身体健康不可或缺的食物。
特别是在58岁以后,老年人的消化功能逐渐减弱,蔬菜中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减少毒素积累。
蔬菜中的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E和类胡萝卜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预防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
在选择蔬菜时,专家建议优先选择深色蔬菜,如菠菜、胡萝卜、西兰花、紫甘蓝等。这些深色蔬菜富含更多的抗氧化物质和微量元素,对维持身体健康非常有益。

蔬菜的种类可以根据季节的不同而变化,选择应季的新鲜蔬菜,既能确保食物的新鲜度,又能增加营养的多样性。
饭后不要立即久坐或躺下。很多人吃完饭后习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或直接躺在床上休息。对于老年人来说,饭后立即久坐或躺下不仅会影响消化,还可能导致胃酸反流、胀气等不适症状。长时间的久坐也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影响血糖的稳定。
专家建议,饭后最好进行适度的活动,比如轻松散步。散步能够帮助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同时也有助于血糖的稳定。

饭后活动不宜过于剧烈,以避免影响消化和引发不适。适度的活动有助于保持良好的体态,促进身体健康。
58岁以后的老年人,饮食上应当根据自身的生理变化进行调整。这些小小的改变能够帮助老年人保持健康,避免因饮食不当引发的各种健康问题。
通过这些简单而有效的饮食调整,老年人不仅能够保持健康的体重,增强免疫力,还能提高生活质量,享受更加充实和健康的晚年生活。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吃饭要注意的事项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
参考资料:
[1]张娜娜.老年营养与饮食[N].医药养生保健报,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