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原创 注意!饮酒还会激活你体内的休眠病毒

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谈论人体共生微生物与自己的健康生活或者生老病死的话题,大家对细菌和真菌有了很多了解。不过一直很少提及病毒,其实在人体中,除了肉眼看不见的细菌,还生活着远远比细菌更加微小的半生命体,这就是病毒(virus)。

虽然病毒这两个字听上去就很可怕,人们最常听到的也是流感病毒、乙肝病毒、新冠病毒等等引起人类生病的病毒。

实际上,virus英文一词看上去很中性,并没有病和毒的直意,因为体积都是几十纳米级别,体重也轻过烟尘,几乎无处不在。

病毒本身也分很多种类,除了直接诱发人类疾病的病毒,还有只感染细菌的病毒(即噬菌体)。可能有数不清的没有被发现导致疾病的病毒就一直被忽略着。

人身体里不仅有从外部进入体内的病毒,还有人类基因组中天生遗传下来并始终携带的病毒,这类家伙被称为内源性病毒。

外源性病毒因为年年都有机会感染,大家对他们已经非常了解了,在此不再赘述。今天我们关注一下内源性病毒。不论你是否喜欢,内源性病毒早就不知道多少代之前就插入并整合在人类的染色体上了,并且已经成了人类第一基因组的构成,随着减数分裂,染色体分离配对,组合成新的合子,发育成新的个体而代代传递。

在基因组测序之后,染色体上的特定病毒片段都被详细标注出来了,大多数研究认为这些病毒的基因片段已经偃旗息鼓,与人类和好。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并非完全和好,在特定情况下,这些病毒也可能部分“醒过来”,参与并促进某些疾病的发生。

在喝酒能防止呼吸道感染吗?,食与心介绍过酒精对于各种病毒感染的强大促进效果。事实上除了那些外源性病毒本身就能兴风作浪外,酒精还能“唤醒”人体基因组中隐藏的特洛伊木马——内源性病毒。

本期食与心就结合最新研究,聊聊酒精对于内源性病毒的影响,以及唤醒这些病毒会有什么后果。

——酒精激活内源性病毒,加剧肝损伤

除了自身的肝脏毒性,酒精还能帮助呼吸道病毒伤肺,助力肝炎病毒伤肝,因此感染肝炎病毒的人饮酒损伤会更明显。

酒精相关肝病的人,粪便病毒(包括内源性病毒)丰度显著增加。

2025年5月的一项研究发现,除了提升外源性病毒的致病能力,酒精(alcohol, ethanol) 还能激活原本休眠在人体基因组中的内源性病毒。【1】

研究者先在人群中进行了十二指肠和肝活检的转录组分析,发现与作为对照组的个体相比,酒精相关性肝病患者中几种人类内源性病毒(包括 HERV-K 和 HERV-H)的表达显著增加。

人肠道类器官和酒精共孵育实验显示,24小时酒精暴露就能显著升高HERV-K 和 HERV-H表达及细胞毒性。

接着研究者通过小鼠研究检测饮酒是否是这些内源性病毒扩增的诱因。结果发现长期暴饮会增加小鼠小鼠肠上皮细胞中的内源性病毒丰度(小鼠乳腺肿瘤病毒和小鼠白血病病毒),激活Z-DNA结合蛋白1(Zbp1)-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假激酶(Mlkl)信号通路,诱导肠上皮细胞坏死凋亡,引起肠漏。

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能降低酒精诱导的肠道内源性病毒表达,稳定肠道屏障,并减少人源化菌群小鼠的肝病。

具有肠道特异性缺失Zbp1的小鼠免受细菌易位和酒精诱导的脂肪性肝炎。提示酒精通过诱导内源性病毒和促进先天免疫反应来利用这一途径,从而导致肠上皮细胞死亡、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和肝病。

这项研究揭示了除了扰乱肠道菌群、穿透细胞(酒的科学2:为什么酒精能在人体内畅通无阻)之外,酒精诱发肠漏的另一条机制。这就是激活人体基因组中的内转录病毒,诱发肠上皮细胞凋亡,导致肠漏,进而引起肝脏疾病。

有朋友感叹,这不就是把死火山变成活火山嘛!也有人好奇“内源性病毒跟流感病毒这样的病毒有什么区别"?

——内源性病毒 VS 潜伏病毒

在人体内外,生活着大量的病毒。人类病毒组(Human Virome)指存在于人体内外各组织、体液、皮肤、黏膜等部位中,所有病毒及类病毒遗传物质的总和。

外源性病毒是指从外界感染宿主、能传播的“活病毒”。比如生活在人类体外(如肠腔内、气道内)的噬菌体和病毒,食物中的病毒、造成人类生病的呼吸道病毒、肝炎病毒、HIV病毒、人乳头瘤病毒(HPV)、腺病毒、疱疹病毒等等。这些病毒都是水平传递,也就是说人与人接触传播。

内源性病毒则是不知道多少代之前感染过人类生殖细胞的病毒(通常是逆转录病毒),其基因组被整合进人类基因组DNA中,实现了垂直遗传(母子或父子代代相传)。

内源性病毒中,绝大部分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在人类基因组中,有8.3%以上的 DNA片段(特洛伊木马)来自古老逆转录病毒的“残迹”!这些统称为 HERVs(Human Endogenous Retroviruses)。

关键区别在于:

  • 外源性病毒 = 活跃感染者 → 通过水平传播造成疾病。
  • 内源性病毒 = 古老基因遗迹 → 通过遗传方式嵌入基因组中,多数已失去感染性,但仍可能调节免疫、发育与疾病风险。

在外源性病毒中,有一类与内源性病毒类似,也能在人体细胞中长时间存活,这就是潜伏病毒

简单理解就是,内源性病毒是“祖先病毒遗迹”,潜伏病毒是“当代病毒入侵”。

而在现代,与内源性病毒亲缘关系最近的则是逆转录病毒,其中最出名的就是HIV病毒,也就是臭名昭著的与艾滋病相关的病毒。

主要区别在于内源性病毒已失去感染性,即便基因扩增也不会组装成病毒颗粒;而整合到人类染色体中的逆转录病毒,会利用宿主转录系统产生新病毒,感染并致病。

——内源性病毒与人类进化

早在20年前,食与心的老师就指出“人类进化靠病毒,人类保护靠细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支持这种观点。

内源性病毒的研究确认, HERVs不仅不是单纯的“残留垃圾 DNA”,反而在漫长的人类进化中深刻地塑造了我们的基因组与生理功能。HERVs是人类进化的推手,也是我们生物学身份的一部分。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宿主通过甲基化、RNA干扰等机制控制HERV活性。少部分保留下来的 HERV 元件被“驯化”,转化为免疫调节基因、发育调控基因或结构基因。

宿主-病毒共进化(co-evolution)的一个典型案例是合胞素。

合胞素(Syncytin)是来源于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ERV)包膜蛋白基因的一类细胞融合蛋白。它最初是病毒用来使宿主细胞膜融合、进入宿主细胞的工具。在哺乳动物进化过程中,这个病毒基因被“借用”,转化为促进胎盘形成的母胎界面融合蛋白。

数千万年前,不同哺乳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多次独立“驯化”病毒基因用于相同的胎盘功能。这是趋同进化的典型例子。

合胞素类蛋白的出现,使哺乳动物能形成侵入性胎盘,实现母体与胚胎之间高效的物质交换,同时能帮助胎儿免受母体的免受母体免疫攻击,被认为是胎生哺乳动物成功进化的关键分子事件之一。

病毒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病毒,就没有胎盘哺乳动物,也根本不会有人类。

一些内源性病毒参与神经系统发育和功能,是人类脑进化的重要基因组资源。被公认为与人类最接近的类人猿黑猩猩脑量才300-400毫升,比智人整整少了1000毫升。需要知道,这个量不是学习学出来的,也不是使用工具练出来的,而是病毒感染过程中导致基因的突变获得的。病毒毫无疑问在物种进化和分化过程中参与过。

除此之外,内源性病毒在免疫调节和干细胞多能性等进化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内源性病毒与人类疾病

尽管多数 HERV 已经看上去中性化了,但在某些条件下(炎症、感染、酒精、辐射)被重新激活,会带来疾病风险:

  • 自身免疫病(多发性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
  • 神经退行性病变(渐冻人症、阿尔茨海默症)
  • 某些癌症(乳腺癌、睾丸癌等)

以研究最多的合胞素(Syncytin)为例。Syncytin-1/2 的正常沉默依赖甲基化;一旦免疫激活、炎症或代谢应激解除沉默,即可能异常表达。而异常过表达可导致:组织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促炎反应与免疫激活、氧化应激放大与细胞凋亡等后果。

不同部位的合胞素异常表达与不同疾病有显著关联。除了妊娠相关疾病,合胞素表达异常还与多发性硬化、阿尔兹海默症、精神分裂症、1型糖尿病、乳腺癌、卵巢癌和前列腺癌等严重疾病有关。

癌症相关研究发现,合胞素-1可增强肝细胞癌的有丝分裂和转移动力学,增加子宫内膜癌的侵袭性;合胞素-2的强效免疫抑制特性与肿瘤的免疫逃避和免疫耐受有关。

——酒精激活人体内源性病毒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个强效的内源性病毒激活因素,这就是酒精。饮酒就能让“原本沉默的古老病毒序列”重新活跃起来。

酒精的长期摄入可通过去甲基化、激活免疫通路、抑制抗病毒免疫(图文了解人体与甲流和新冠病毒的战争1:I型干扰素反应是关键)等促进内源性病毒转录和表达。

在不同器官,酒精能刺激不同的内源性病毒表达,进而促进不同的疾病进展。

而避免酒精激活HERV这种休眠病毒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最有效的就是解酒。

保证充足的叶酸(维生素B9)和B12供给(保证甲基化稳态),以及规律运动都有助于减轻酒精的病毒激活能力。(缺少B9/叶酸会有什么问题?哪些人更可能缺叶酸?从哪些食物中能获得叶酸?,缺少B12会有什么问题?哪些人可能缺乏?从哪些食物能获得B12?,哪些食物维生素B含量最高?怎样减少烹饪造成的B族维生素损失?)

除了酒精之外,还有一个日常因素能激活内源性病毒,这就是高脂饮食。2021年《cell》的一项研究就发现,富含脂质的饮食能够提高皮肤内源性病毒表达以响应共生定植,从而导致免疫反应增加和组织炎症。【2】

除了皮肤,高脂饮食也能激活肝脏、大脑、脂肪组织和肠道的内源性病毒表达。

好消息是,除了戒除高脂食物,运动及B9+B12补充也都有保护高脂饮食造成的内源性病毒激活风险。

食与心温馨总结:除了通过食物、水、空气以及接触进入人体的外源性病毒,人类基因组中还存在内源性病毒。内源性病毒是在远古时期(比如千万年前)感染了人类祖先生殖细胞并整合进人类基因组的病毒,在人类中代代相传至今。

通过甲基化、RNA干扰、组蛋白乙酰化等手段,这些原本的病毒基因并不会扩增并组装成病毒颗粒,其部分表达形成的活性物质反而在人类进化和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推算,这样的内源性病毒基因在人类基因组中占8.3%。

不同于感染后潜伏在人体中伺机致病的外源性病毒,内源性病毒基因在正常情况下是有益无害。

而酒精和高脂饮食等刺激因素,不仅能扰乱肠道菌群诱发肠漏,还能通过去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等让基因沉默机制失效,激活人类基因中原本休眠的病毒,让“死火山”变成“活火山”。

而内源性病毒的异常表达,会与肠漏、炎症、外源性病毒一起降低人体抗病毒能力,增加各种感染和慢性疾病风险。

当然,如果又爱喝酒又爱吃油炸食物,激活效果加倍,人的身体很容易会变成病毒和病菌的乐园。除此之外,食与心也在思考,除了酒精和高脂肪食物以外,是否有很多人体不能适应的食品添加剂也可以激活这些沉睡的木马,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尚未见到报道,自闭症多动症抽动症等发育障碍性疾病也许与人体不应该过早接触的某些化学物质激活内源性病毒有关,这方面的研究食与心将不断关注并介绍给大家。

而修复内源性病毒激活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戒酒戒掉高脂饮食这种不良饮食方式,吃安全的食物,规律运动和充足的B9+B12摄入也能帮助人体恢复内源性病毒的正常表达。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也能抑制内源性病毒过度表达。

参考材料

1. https://www.jci.org/articles/view/188541

2.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1)00650-4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原创 注意!饮酒还会激活你体内的休眠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