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男性而言,泌尿外科体检是守护生殖健康与泌尿系统健康的 “第一道防线”。但不同年龄段男性生理特点、疾病高发风险不同,体检项目也需 “精准匹配”,以下按三个年龄阶段具体说明。

20-40 岁:重点防感染、查结构,早筛年轻高发问题
这个阶段男性多处于职场打拼期,久坐、憋尿、作息不规律是常态,易诱发尿路感染、前列腺炎,且可能存在先天性尿路结构异常(如肾囊肿、精索静脉曲张)。
必查项目:①尿常规,可早期发现尿路感染(尿白细胞升高)、肾炎(尿蛋白阳性)等;②泌尿系超声(含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排查肾囊肿、膀胱结石、前列腺早期增生;③睾丸超声,筛查精索静脉曲张(高发于 20-30 岁男性,可能影响生育)、睾丸囊肿等。
注意事项:若出现尿频、尿急、睾丸坠胀等症状,可加做前列腺液检查,排查慢性前列腺炎;体检前避免剧烈运动,留取 “中段尿”(先排掉部分尿液再接),减少尿常规误差。
40-59 岁:聚焦前列腺癌筛查,警惕结石与功能异常
40 岁后男性前列腺增生发病率逐年上升,50 岁后前列腺癌风险显著增加,同时长期代谢积累易诱发肾结石、输尿管结石。
必查项目:①在 20-40 岁基础上,新增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 —— 这是筛查前列腺癌的核心指标,若 PSA 值异常(>4ng/ml),需进一步做前列腺穿刺活检;②泌尿系 CT(替代部分超声),更精准排查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尤其直径<0.5cm 的小结石),避免漏诊;③膀胱残余尿量检测,通过超声评估排尿后膀胱剩余尿量,判断前列腺增生是否影响排尿功能。
注意事项:PSA 检测前 1 周避免性生活、前列腺按摩,防止指标假性升高;若有糖尿病、高血压,需同步关注肾功能(查血肌酐、尿素氮),避免基础病损伤肾脏。
60 岁及以上:全面排查梗阻与肿瘤,守护晚年泌尿健康
60 岁后男性前列腺增生多进入中重度阶段,易引发尿潴留,且膀胱癌、肾癌发病率上升,需全面覆盖肿瘤与梗阻相关检查。
必查项目:①延续 40-59 岁项目,PSA 检测频率增至每半年 1 次,同时加做前列腺超声造影,更清晰观察前列腺结节(排查恶性病变);②膀胱镜检查(若有无痛血尿、尿频加重),直接观察膀胱内壁,是确诊膀胱癌的 “金标准”;③肾动态显像,评估双肾滤过功能,排查肾积水、慢性肾病;④尿常规 + 尿沉渣镜检,重点筛查尿红细胞(提示膀胱肿瘤、肾结石)。
注意事项:膀胱镜检查前需排空膀胱,检查后多喝水预防尿路感染;若出现排尿困难加重、尿液浑浊,需及时加做尿培养,排查泌尿系统感染。
总之,男性泌尿外科体检没有 “一刀切” 的方案,需结合年龄、症状、基础病调整。建议 20-40 岁每 2 年查 1 次,40 岁以上每年查 1 次,有结石、肿瘤家族史者缩短检查间隔,早发现、早干预才能降低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