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原创 雪龙号挺进南半球!42名队员排特殊队形,背后故事太热血

北京时间11月8日13时03分,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的“雪龙”号科考船突破了赤道无风带的热浪,船首在南半球的海面上划开了第一道波痕。船长室内,导航雷达上的纬度数字悄悄地越过了“0°”的标记,大副刘少甲紧握着舵盘,手心里渗出了细汗——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带领雪龙号穿越赤道了,但每一次越过这条看不见的地理分界线时,心中依然会想起老船长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航海者的勋章,从来都刻在浪花里。”

甲板上,42名考察队员早已站满。当南半球的阳光首次洒在船身上时,他们迅速列成了一个巨大的“42”字样。机械师老王踮起脚微微调整站位,羽绒服上还沾着昨晚检修发动机时蹭上的油污;年轻的冰川学家小林举起相机,镜头中队员们的身影与远处跃出海面的飞鱼相映成趣,形成了美妙的画面。这个临时排练的队形虽然没有精确的坐标定位,但它比任何航海图都更加生动、更加直观地标记着中国南极科考的一个新里程碑——从1984年首次启航至今,雪龙号已经在南极冰原上刻下了42道年轮。

突然,广播里响起船长的指令:“各站位注意,即将进入咆哮西风带!”队员们迅速解散队形,回到各自岗位。在实验室里,低温培养箱中的北极微生物样本正等待与南极的同类进行“会面”;而甲板下方,新安装的国产破冰监测系统已经开始收集数据。不远处,姊妹船“雪龙2”号也正沿着相同的航线赶来,两艘船将在澳大利亚霍巴特港汇合,共同打造一条通往冰穹A的“冰上高速公路”。

夜幕渐渐降临,报务员小李从电台收到国际冰情中心的通报:今年南极半岛的海冰覆盖率比往年低了12%。他默默地在航海日志上记录下这个数据,抬头时,驾驶台顶端的五星红旗正随风飘扬。舱室内,老科考队员们拿出了1985年长城站奠基时的黑白照片,年轻队员们围过来,聆听着那些关于煤油灯、狗拉雪橇和手写观测记录的往事。当晨光再次照亮甲板时,雪龙号已经驶入了南纬5°海域,厨房里飘来馒头的香气,和南半球的海风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最特别的“中国味道”。

这次航行不仅带着先进的科考设备,还承载着新一代极地科考人员的赤子之心。在前往中山站的航程中,他们将测试自主研发的“冰下热流探测仪”,并将我国首套极地生态监测浮标放置在宇航员海布区域。正如队长在穿越赤道仪式上所说的:“我们排列的‘42’,不仅是对过去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承诺——在这片蓝色星球的最南端,永远有中国科考人挺立的脊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原创 雪龙号挺进南半球!42名队员排特殊队形,背后故事太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