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流感高发季:分清差异,守护家人健康

当前正值流感高发季,正确区分流感与普通感冒至关重要。二者虽症状相似,但危害程度天差地别。本文将帮您快速识别差异,掌握科学用药与家庭防护方法,守护家人健康。

一、病原体与症状:分清感冒还是流感

流感和普通感冒虽然都是呼吸道感染,但病原体截然不同。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当前我国流行的甲型H3N2亚型占比高达95%,这种病毒变异快、传染性强;普通感冒则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多种病毒引发,症状相对温和。症状差异是区分关键:流感起病急骤,典型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欲裂、全身肌肉酸痛,常伴寒战、乏力,病程持续7-10天;普通感冒以鼻塞流涕、打喷嚏等局部症状为主,多为低热或无热,全身症状轻微,5-7天可自愈。儿童感染流感时还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需特别注意。

二、科学用药:抓住48小时黄金期

普通感冒以对症治疗为主,可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生理盐水洗鼻等缓解症状,无需抗病毒药物。流感治疗则需把握“黄金48小时”——发病48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抗病毒药物,能使重症风险降低。特别提醒:抗生素对流感无效,仅在明确合并细菌感染时使用。儿童禁用含可待因的镇咳药,孕妇首选奥司他韦,哺乳期女性用药需遵医嘱。家庭药箱可常备一种退热药(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避免重复用药导致肝肾损伤。特别注意:本文章仅为科普文章,高危人群感染后建议尽早就诊,即使症状轻微也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部分老年流感患者可能无明显发热,仅表现为食欲减退、乏力,易被忽视而延误治疗。

三、家庭防护:疫苗+习惯构建双重防线

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是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后2-4周产生抗体,建议10月底前完成接种,错过则整个流行季内仍可补种。今年的疫苗已包含甲型H3N2抗原成分,能有效匹配当前流行毒株。日常防护需牢记“三勤两避免”:勤洗手、勤通风、勤防护、避免揉口鼻、避免带病上班/上学。

四、总结:科学应对,安然度冬

流感季来临,牢记“一测二防三治”原则:出现症状先自我评估,区分流感与普通感冒;重点人群及时接种疫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确诊流感后把握48小时治疗窗,高危情况及时就医。通过科学防护和理性应对,我们完全可以将流感风险降到最低,守护家人健康度过秋冬季节。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流感高发季:分清差异,守护家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