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打呼噜、牙周炎会诱发脑卒中?医生解析,生活中潜藏的健康威胁

最近

话题

上了热门

西安中医脑病医院

脑病七科主任洪登攀表示

冬季是脑卒中的高发季节

寒冷刺激、生活习惯改变等因素叠加

让脑卒中的威胁悄然升级

除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传统危险因素外

还有不少隐藏杀手可能诱发脑卒中

若不重视,后果不堪设想

一、情绪大起大落

短时间内情绪大起大落,不仅影响心理健康,更可能对生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寒冷天气下,人们容易因各种生活事件产生剧烈情绪波动,如焦虑、愤怒、悲伤等。这些情绪变化会导致血压骤升,增加脑血管破裂的风险,从而诱发脑卒中。《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1》指出,情绪应激是脑卒中的重要诱因之一。

预防建议:学会情绪管理,遇到急事、糟心事时深呼吸,通过听音乐、散步等方式平复情绪;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人群更要注意避免情绪过山车

二、打呼噜声音巨大、时断时续

打呼噜,尤其是打呼噜声音巨大、时断时续,可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表现。OSA患者在睡眠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血压升高,长期以往会严重损害脑血管健康。研究表明,OSA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预防建议:若打呼噜声音巨大、时断时续,白天还频繁犯困,应尽早到睡眠科就诊,通过睡眠监测明确诊断,必要时佩戴呼吸机或接受针对性治疗。

三、牙周炎可能“伤心伤脑”

牙周炎,这一常见的口腔疾病,看似与脑卒中相距甚远,实则关系密切。牙周炎患者口腔内存在大量细菌,这些细菌可通过血液进入全身循环,引发炎症反应,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从而增加脑卒中的风险。研究指出,牙周炎与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的风险增加有关。

预防建议: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刷牙、使用牙线,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洁牙;若有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牙周炎症状,及时到口腔科治疗。保持口腔健康,不仅是为了牙齿,更是为了保护大脑。

四、脖子不当按摩或剧烈转颈

现代生活中,很多人喜欢通过按摩或转颈来缓解颈部疲劳。然而,不恰当的按摩或剧烈转颈动作,可能对颈部血管造成压迫或损伤,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就可能随血液流入脑部,引发脑卒中。特别是对于有动脉硬化或血管狭窄的中老年人来说,这种风险更高。

预防建议:避免突然剧烈转头,选择正规机构进行颈部按摩,若有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立即停止并就医。

五、其他潜在风险因素

饮水不足:冬季干燥,人体容易缺水,血液黏稠度增加,易形成血栓。建议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200毫升,清晨起床后更应空腹饮一杯温开水。

室内外温差过大:冬季室内外温差大,血管易受冷热刺激,增加脑卒中的风险。建议外出时做好保暖,避免从高温环境突然进入低温环境。

缺乏运动:冬季人们往往减少户外活动,缺乏运动会导致血液循环减慢,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建议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

饮食不当:冬季人们倾向于摄入高热量食物,如火锅、炖肉等,这些食物往往高脂肪、高盐,长期摄入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建议保持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减少高脂肪、高盐食物的摄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打呼噜、牙周炎会诱发脑卒中?医生解析,生活中潜藏的健康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