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发咳嗽、流感的相关内容时,就有不少家长在评论区担心孩子会不会得肺炎,流感的并发症也有肺炎。

图片来源:留言截图
这种担心不无道理, 肺炎不同于感冒、咳嗽, 对孩子、尤其是小孩子来说非常凶险。
它是全球 5 岁以下童感染性疾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每一年都有上百万人因肺炎丧命[1]。
而肺炎早期症状和上呼吸道感染非常相似,不少家长可能会发现,明明孩子只是有点感冒,怎么就越来越严重,甚至变成肺炎了。
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肺炎?
孩子得了肺炎,应该怎么护理?
怎么预防肺炎?
我们今天好好讲讲。
这 3 种症状,提示孩子可能得肺炎了
要抓紧就医
病原体最开始是通过上呼吸道(鼻咽部)进入,然后一路往下走,经过气管进入下呼吸道(支气管、肺部),当感染到肺部的时候,就可能会导致肺炎。
肺炎属于下呼吸道疾病,和很多上呼吸道疾病的症状很类似,比如都有咳嗽、发热等症状,所以比较难辨认。
孩子有 3 种常见症状,警惕可能是肺炎,出现其中 1 种及以上,建议及时就医。
呼吸急促
呼吸急促是肺炎的典型症状。
出现这样的表现,是因为肺炎是肺部感染,会导致原本充满氧气的肺泡被脓液占据,氧气减少,气体交换出现困难,所以人体会通过增加呼吸次数这种方式,来获得更多的氧气。
目前,呼吸急促的标准是[1]:
小于 2 月龄 ≥ 60 次/分钟
2 月龄 ~1 岁 ≥ 50 次/分钟
1 岁~5 岁 ≥ 40 次/分钟
5 岁以上 ≥ 30 次/分钟
怎么数孩子的呼吸?
什么时候数孩子呼吸?
最佳时机是孩子安静、放松、未哭闹或剧烈活动,和未发烧时。例如,孩子安静地坐着、睡觉或吃奶时。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如何数孩子呼吸?
观察孩子胸部、腹部起伏,每一次起伏算作一次呼吸。
连续计数整整 1 分钟,不要用更短时间乘以倍数,因为短时间计数误差较大。
若孩子呼吸不均匀,可多计数几次,取平均值。
数不清楚,可以怎么办?
可以在孩子安静时,尽量裸露孩子的胸部或腹部, 拍摄一段至少一分钟的视频。再通过视频慢慢去计算一分钟内孩子胸廓起伏的次数,或者用视频求助医生。
部分可穿戴设备(家用脉搏氧仪,智能手环/手表)可通过心率变化,间接估算呼吸频率, 这种方式非直观测量,酌情参考。
如果孩子的呼吸次数,超过了对应年龄的呼吸频率标准,就要警惕可能是肺炎了。
三凹征
三凹征是指,孩子在呼吸时身体出现明显的凹陷, 虽然叫三凹征,但可以观察的是 4 个位置:
胸骨上、下窝
锁骨上窝
肋间隙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考虑到不同的年龄、体型的小朋友,表现可能不一样,家长们在家判断时,可以重点看这些部位。
怎么看孩子有没有三凹征
推荐时间:孩子安静时判断,避免孩子哭闹或剧烈活动影响判断。
不同的孩子怎么判断:
婴幼儿:胸壁较软,三凹征更容易观察到, 尤其是肋缘下和剑突下凹陷比较明显,严重时可以观察到孩子因为呼吸费力而出现的点头呼吸。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体型偏胖儿童:皮下脂肪较厚,凹陷可能不明显, 可重点观察锁骨上窝和胸骨上窝部位。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体型偏瘦儿童:三凹征更为典型, 肋间和剑突下方或肋缘下凹陷易于发现。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看不清楚,可以怎么办?
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用手机拍摄孩子吸气时的视频,放慢播放仔细观察凹陷部位,或者将视频发给专业医生判断。
高烧 2 天以上,和 / 或咳嗽超过 2 周
相比于呼吸急促、三凹征,持续性咳嗽/高热没有那么紧急,但也属于提示孩子肺炎高风险的信号,还可能存在其它需要就医的疾病,拿不准一定要及时去医院。
肺炎出现的咳嗽、发热和普通感冒有些区别,我们整理成了一个表,供参考。
感冒常见症状
肺炎常见症状
咳嗽
多数持续时间较短
常伴有流涕、鼻塞等症状
一般无明显呼吸困难和费力表现
一般 1~2 周逐渐缓解
持续性、阵发性咳嗽为主
常伴有呼吸急促、呼吸费力等表现
前期持续加重,缓解期持续时间长
发热
发热多、热程短、低中热多见
通常在 1~2 天内发热趋于缓解
持续性高热(≥ 39℃)
热程较长,常超过 2~3 天,退热后易反复
伴有精神差、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当孩子存在高热(体温 39℃ 以上) 48 小时无下降趋势,和/或持续 2 周以上的咳嗽,就需要带孩子就医,确认是否是肺炎。
呼吸急促、三凹征、持续性的咳嗽和高热,都是肺炎常见症状,关注这 3 种症状,可以帮我们更早发现肺炎,让娃及时接受治疗少受罪。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孩子肺炎时都会出现这 3 种症状,还有一些其他症状也会提示肺炎,比如:
孩子大一点,可以表述躯体不适时,胸痛也是肺炎的常见症状;
监测血氧下降,也是强烈提示存在肺炎的表现 [3]。
当怀疑孩子肺炎时,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自行诊断用药。因为肺炎的诊断不仅仅是以上这些,还需要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来综合评估。
孩子如果已经得了肺炎
日常护理记住这 3 点
科学的护理对孩子肺炎康复很有帮助,还可以减少并发症风险,主要有以下 3 点:
让孩子吃好、喝好、休息好
饮食以营养均衡、容易消化为主,宝宝没有对某种食物过敏的话,不需要特殊的忌口。
鼓励少量多次饮水,保持水分充足。发热、呼吸急促时更要注意补液;6 个月以下,没有添加辅食的宝宝也可以适当补充水分。
让孩子多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按时按量吃药,必要时按量使用退烧药
听医嘱用药,尤其是细菌感染时,医生开具的抗生素,不要自行停用或减量;
发烧时,按需使用退热药。2 个月以上,可以用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6 个月以上,还可以用布洛芬(美林)。
保持空气适宜,避免吸烟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开窗通风,适宜室内的温度和适度,将室内湿度保持在 50%~60% 左右,有助于孩子病情的恢复;
避免家庭成员吸烟,以及油烟等刺激,患有肺炎的孩子对空气中的污染物特别敏感,生活在二手烟环境中,会延缓孩子病情的恢复。
家长多掌握一些判断方法,多了解一些护理知识,就能让孩子少一分危险。
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怎样让孩子少得肺炎,也是很多爸妈关心的,我们也一并说说。
想要预防肺炎
最有效的方式是打疫苗
肺炎的感染因素有很多,病毒、细菌都会引起肺炎,比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肺炎链球菌、b 型流感嗜血杆菌(Hib)、肺炎支原体。
疫苗是预防疾病伤害,成本最低、预防效力最佳的方式,对降低重症(如肺炎),有重要作用。
常规疫苗建议按时接种,比如百白破疫苗(或四联疫苗、五联疫苗)、流感疫苗、呼吸道合胞病毒单抗等等。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还有一种名字就叫「肺炎疫苗」的疫苗,是一种自费疫苗,也建议大家接种。
肺炎疫苗,能有效预防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和其他多种肺炎链球菌疾病,如脑膜炎、菌血症、中耳炎和细菌性鼻窦炎等等[4]。
目前常用的肺炎疫苗分为 2 大类:
疫苗
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
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S)
类型
主流:PCV13(13 价)
PCV15(15 价)
PCV20(20 价)
PPS V23(23 价)
主要适用人群
适用于 6 周龄 ~ 17 岁的儿童
2 岁及以上有高危疾病的儿童和成人
疫苗特点
预防多种肺炎球菌血清型引起的疾病
完成接种后长久有效
相比结合疫苗,能覆盖更多血清型
免疫持续时间较短
备注
● 价:代表覆盖的血清型,价数越高,覆盖的肺炎球菌血清型越广泛,保护越全面。
● PCV/ PPS:代表工艺,PCV(结合)工艺的保护效果比 PPS(多糖)更持久。
● 高危疾病:主要指的是慢性心脏病、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脑脊液漏、酒精中毒、慢性肝脏疾病、人工耳蜗植入、功能性或解剖性无脾者,免疫功能受损者(包括 HIV 感染者、慢性肾衰、肾病综合征、白血病、淋巴瘤、何杰金氏病、—般恶性肿瘤、医源性免疫抑制、器官移植、多发性骨髓瘤等)。
一般来讲:
● 非高危疾病人群
全程打完 13 价肺炎疫苗就可以,不用打 23 价肺炎疫苗。
如有个人需要,可以选择覆盖血清型更广、价格也相对更高的 15 价或 20 价结合疫苗,但目前这两种疫苗,国内绝大多数地区都没有,需要在港澳台地区或国外接种。
● 高危疾病人群
通常建议采用「结合疫苗 + 多糖疫苗」的序贯接种,以获得更好的保护。
不同的年龄,接种的针数和间隔时间不一样,具体注意事项也不尽相同,建议接种前咨询医生。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等.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24修订)[J]. 中华儿科杂志, 2024, 62(10): 920.
[2] Fleming, S, Thompson, M, Stevens, R, et al. Normal ranges of heart rate and respiratory rate in children from birth to 18 years of ag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Lancet. 2011; 377 (9770): 1011-1018.
[3] Shah, SN, Bachur, RG, Simel, DL, et al. Does This Child Have Pneumonia?: The Rational Clinical Examination Systematic Review. JAMA. 2017; 318 (5): 462-471.
[4]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疫苗与免疫分会,肺炎球菌性疾病免疫预防专家共识(2020版)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54(12):1315-1363.
本文专家
刘华
合作专家
北京和睦家医院
儿科主治医师
孔令凯
审核专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儿科学硕士
卓正诊所 儿科主治医生
策划制作
策划:芽芽
监制:大力
排版:刷子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