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许多老年人来说,入睡困难、夜间频繁醒来、浅睡以及早晨醒来后感到疲惫不堪等问题逐渐成为他们面临的难题。
许多人会选择依赖药物入睡,但长期依赖药物并不能真正改善睡眠质量,反而可能引发更多的健康问题。
对此,医生普遍建议,63岁以上的老年人,应该尽量遵循健康的睡眠规律,避免不良的作息习惯。
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是值得特别注意的:一是尽量在晚上9-10点入睡,二是睡前避免喝浓茶,三是尽量避免依赖药物入睡。

随着年纪的增大,很多人的生物钟发生了变化,尤其是老年人,常常在晚上很晚才入睡,或者虽然早早上床,却一直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尽管社会上普遍有“晚上十点前睡觉好”的说法,但这是否真的是最适合63岁以上人群的最佳作息时间呢?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分泌褪黑激素的能力逐渐下降,这也是许多老年人容易遭遇睡眠障碍的原因之一,研究表明,正常情况下,褪黑激素的分泌量在晚上会达到高峰,并持续到清晨。
如果这个周期受到打乱,譬如晚上很晚才上床,或者凌晨才入睡,褪黑激素的分泌就会受到影响,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而晚上9-10点入睡,恰好是在人体褪黑激素分泌的高峰期,这一时间段的睡眠,能够帮助人体充分利用褪黑激素的效应,进入深度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REM),有助于身体修复、免疫系统的增强和大脑的清理。
许多老年人可能认为晚上早睡会导致第二天早早醒来,难以保持足够的休息时间。
然而,晚睡实际上会破坏身体的自然生物节律,导致晚上深度睡眠的时间减少,白天的精力恢复也会受到影响。

医学研究表明,老年人每晚的睡眠时间应保持在7至8小时之间,早睡早起,不仅能够确保获得足够的休息时间,还能帮助维持健康的代谢功能。
研究还发现,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保持体内的荷尔蒙平衡,降低患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的风险。
因此,老年人应该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尽量在晚上9-10点之间入睡,早上7点左右起床,形成规律的作息时间表。
茶叶作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绿茶、红茶、花茶等,各种茶饮都被认为有益健康。

然而,许多老年人往往忽略了茶叶中含有咖啡因这一点,茶叶中的咖啡因虽然比咖啡中的含量低,但对于一些年长者来说,仍然可能带来睡眠上的困扰。
咖啡因是一种兴奋剂,它能够通过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提升大脑的警觉性,并延长清醒的时间,这也是为什么喝浓茶或者咖啡后,很多人会感到精力充沛,甚至有些人会觉得晚上不容易入睡。
对于63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由于代谢功能下降,体内咖啡因的代谢速度变慢,尤其是在晚上的时候,咖啡因的作用持续时间可能更长,因此可能影响睡眠质量。
喝浓茶后,咖啡因的兴奋作用可能持续数小时,尤其是在睡前1-2小时内饮用浓茶,容易使大脑保持兴奋,导致入睡困难、浅睡甚至失眠等问题。

老年人更容易受此影响,因此睡前不建议喝浓茶,尤其是晚上6点以后,应避免摄入任何含有咖啡因的饮品。
不同种类的茶叶所含咖啡因的量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绿茶中的咖啡因含量相对较低,而红茶则含有较高的咖啡因。
除了咖啡因,某些茶叶中的成分,如茶多酚等,也可能对某些老年人的胃肠道产生刺激,导致消化不良、胃酸过多等问题,间接影响睡眠。
因此,晚上应尽量避免茶叶中含有较高咖啡因的饮品,可以选择不含咖啡因的花草茶或白开水,帮助身体放松,促进睡眠。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许多人都面临着一定程度的睡眠问题,尤其是年纪较大的老年人,随着身体机能的下降,许多人会出现失眠或睡眠不深等问题。
为了快速入睡,一些老年人可能会依赖安眠药等药物,虽然药物能够在短期内帮助入睡,但长时间依赖药物入睡,不仅不能改善睡眠质量,反而可能带来副作用,甚至加重健康问题。
长期借助安眠药物入眠,易催生药物耐受性与依赖性,为达入睡之效,药量需渐次增加,并且,此类药物仅能使人短暂入睡,并无提升睡眠质量之功用。
如果依赖药物入睡,可能导致睡眠不深,身体没有得到充分休息,长期以往,可能会引发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免疫力低下等问题。

长期使用安眠药还可能增加老年人其他健康风险,许多安眠药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可能对心脏和呼吸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尤其是老年人由于本身的生理功能衰退,使用安眠药可能会导致心脏功能不全、呼吸抑制等风险。
因此,医生普遍建议老年人尽量避免依赖药物入睡,对于有轻微睡眠问题的老年人,可以通过调整作息时间、增加白天的活动量、进行放松训练等非药物疗法来改善睡眠。
对于失眠较为严重的情况,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选择药物,并尽量避免长期依赖药物入睡。

对于63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遵循合理的作息时间、避免睡前喝浓茶、减少依赖药物入睡,可以显著提高睡眠质量,促进身心健康。
通过规律的睡眠,老年人不仅能够提高第二天的精神状态,还能增强免疫力,改善心血管健康,减少慢性疾病的风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睡觉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
参考资料:
[1] 邓倩,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在农村老人体力活动和 认知功能间的中介作用,现代预防医学,2024-0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