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肺癌,很多患者和家属都会陷入 “静养还是运动” 的纠结 —— 担心运动消耗体力、加重病情,又疑惑长期卧床是否会让身体状态持续下滑。
事实上,肺癌患者到底能不能运动?

根据临床经验显示,肺癌患者在患病的早中期的确能够做适量的运动,因为在进行有氧运动时,人体的吸氧量更高。
而吸氧量的增加可以促使气体频繁交换,并且使得致癌物排出体外,对于提高肺癌的疗效具有不错的效果。同时适量运动,还有助于增强人体抵抗力,减少癌细胞的生长。
尽管运动,对肺癌患者有一定的益处,但是过于激烈的运动容易让人疲劳,对于疾病的治疗非常不利,严重还会加重病情。所以患者应该根据身体状况和病情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才能够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以下几项运动或对肺癌有好处:
1. 散步
肺癌患者入门运动,无门槛超实用。能促循环、改肺功能,缓乏力胸闷和便秘,户外晒太阳补充维D护骨。每次10-15分钟、每周3-4次,不适即停,穿宽松衣和防滑鞋。
2. 瑜伽
改善肺癌患者呼吸浅、气短,核心是呼吸控制+温和拉伸。扩肺增肺活量,缓胸背僵硬,还能减焦虑助眠。选康复或温和瑜伽课,避高难度、不憋气。每次15-20分钟、每周2-3次,建议专业指导,术后3月别拉胸,不适平躺休息。
3. 慢跑
适合术后6月以上、化疗后恢复好的患者。提高体质抵抗力,炼心肺增肌,改代谢维体重。从快走过渡,“快走5分钟+慢跑 分钟” 交替,每次≤30分钟、每周2-3次。鼻吸嘴呼,避空腹和饭后1小时,血氧监测,不适即停不追速。
4. 力量锻炼
应对治疗后肌肉流失、无力,增肌改代谢,上肢训练助扩肺。选弹力带或靠墙静蹲,练腿背胸大肌群。10-15次/组、2-3组,每周2次,避高强度。如果治疗期间有骨转移风险,先问医生再开始,练完记得拉伸,缓解酸痛。

肿瘤科夏莉主任提醒:肺癌的康复之路离不开科学治疗与健康生活方式的配合,合理运动是助力身体恢复、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愿每位患者都能在主治医生的专业指导下,找到适合自己的康复节奏,既不忽视身体的信号,也不辜负生命的韧性,在积极面对疾病的同时,拥抱更有质量的生活。
作为拥有40年肿瘤科临床经验,家中有癌症患者可提交近期检查报告,夏主任将逐一分析病情评估个体化方案。不少中晚期患者经规范治疗后,生命质量改善,夏主任助力您少走弯路、精准抗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