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几乎成了很多家庭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尤其是中老年人,每天都离不开几杯茶。然而,近期有一些研究和临床观察显示,并不是所有茶都适合血压高的人群,某些茶反而可能成为血压升高的“加速器”。
殊不知,很多人觉得茶健康,其实长期大量饮用某些种类的茶,会让血压波动变得更频繁,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尤其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喝茶不当,很可能让本来稳定的血压出现大幅波动。

首先要说明的是,茶叶中的咖啡因是血压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茶叶中咖啡因含量不低,即使是绿茶和乌龙茶,每100毫升茶水也大约含有20到40毫克咖啡因。
咖啡因进入体内后会刺激交感神经系统,使血管收缩、心率加快,从而直接影响血压波动。总的来说,如果每天大量饮用高咖啡因茶,即便血压本来控制得不错,也容易出现短时间血压升高,甚至引发心悸和头晕。
研究数据显示,连续饮用高咖啡因茶三周以上的人群,平均收缩压可升高约5至8毫米汞柱,这对于原本血压偏高的人来说,并不是小数目。

其次,浓茶尤其值得警惕。很多人喜欢口味浓一些的茶,认为味道更香,但殊不知,浓茶中的咖啡因和茶多酚含量比普通泡法高出数倍,这种情况下血压升高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临床上观察到,有部分高血压患者在连续喝浓茶的情况下,夜间血压明显升高,甚至出现早晨血压峰值异常。
换句话说,浓茶并不是越浓越好,它会在无形中增加血管负担,尤其是冬天寒冷环境下,血管本来容易收缩,更容易让血压出现波动。

再者,花草茶和某些保健茶也需要谨慎。很多花草茶看起来天然无害,但部分添加了桂皮、甘草、薄荷等成分,这些植物本身具有轻微的兴奋或利尿作用,对血压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例如,桂皮含有香豆素类物质,短期内可能促进血液循环,但对于血压高的人来说,容易引起血压波动。
数据显示,连续饮用某些刺激性花草茶的人群,平均血压波动范围比不喝的人大约高出7毫米汞柱,这种情况长期累积,会增加中风和心脏事件风险。

还有一点需要关注的是茶叶的冲泡方式和饮用时间。很多人喜欢早晨空腹喝浓茶或者晚上临睡前喝茶,这种习惯对血压控制极不利。
空腹喝茶容易刺激胃肠道,导致心跳加快和血压升高;而睡前喝茶又可能影响睡眠,夜间交感神经兴奋,间接导致血压不稳定。
特别是高血压人群,如果长时间保持这样的饮茶习惯,很容易让血压曲线出现波动,长期累积甚至增加心脑血管风险。

此外,茶叶中的茶多酚虽有抗氧化和降脂作用,但在高血压患者体内,茶多酚过量也可能刺激心脏和血管。
比如在实验观察中,连续饮用高浓度茶多酚水溶液的人,短期内血压升高幅度明显高于适量饮用者,尤其收缩压上升更为明显。换句话说,茶叶并非全是好处,饮用量和种类都需要根据自身血压情况来调整。
从医生角度出发,血压稳定的人群,如果想通过喝茶来放松或调节生活,必须注意选择低咖啡因、淡口味的茶,而以下三类茶最好少喝。

第一是浓绿茶和浓乌龙茶,这类茶咖啡因高,饮用过量容易升高血压;第二是添加桂皮、甘草或其他刺激性植物的花草茶,虽然口感好,但可能对血压稳定造成影响;第三是晚间或者空腹大量饮茶,无论什么茶,都容易引起血压波动。
临床数据显示,高血压患者如果不控制这三类饮茶方式,血压稳定性可能下降15%左右,这对于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人来说,风险不小。
换言之,血压控制不仅靠药物,也靠日常生活习惯的细节。喝茶也算是一种生活习惯,如果不注意种类和量,反而可能成为血压的“加速器”。

与此同时,还要注意茶叶搭配的饮食,不要同时摄入高盐、高脂食物,否则血压控制难度会更大。尤其是冬季,人们喜欢吃咸味食物,这种情况下再喝浓茶,高血压风险进一步增加。
当然,适量饮茶依然有益健康。绿茶、白茶、淡乌龙茶等低咖啡因茶,适量饮用可以起到抗氧化、减轻心血管压力的作用。同时,这类茶中的多酚物质和氨基酸对心血管有一定保护作用,并不会明显影响血压波动。
研究显示,每天饮用300毫升左右低浓度绿茶的人群,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不显著,心血管事件风险低于长期饮用浓茶者。换句话说,选择对的茶,量控制得好,既能享受茶的味道,也能让血压保持稳定。

总而言之,茶叶并非无害,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必须重视。浓茶、高咖啡因茶以及含刺激性花草成分的茶,可能成为血压的加速器;而低浓度绿茶、淡乌龙茶等适量饮用,则对健康相对安全。
换句话说,懂得选择茶叶和饮茶方式,比盲目追求茶叶品种和口感更重要。同时,日常血压管理还需要综合考虑饮食、运动、睡眠等多方面因素。血压稳定不是靠一两次饮茶,而是靠长期生活习惯积累的结果。
此外,还要提醒大家,血压高的人在喝茶时,如果发现头晕、心悸、胸闷或夜间失眠,应该立即减少或暂停饮茶,并观察血压变化。

很多人忽略了茶叶对血压的潜在影响,以为茶再健康也不会出问题,这是很危险的。换句话说,茶虽好,但量与种类不对,可能适得其反。
总的来说,高血压人群饮茶必须谨慎。浓绿茶、浓乌龙茶、刺激性花草茶尽量少喝;低浓度绿茶、淡乌龙茶等可以适量饮用;饮茶时间要避免空腹和睡前,饮茶量要控制在合理范围。
换句话说,血压控制靠的不只是药物,更是细节和习惯,懂得选择茶叶和饮茶方式,才能让生活既舒心又安全,同时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血压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
参考资料:
[1]武明芬.医联体模式下药师主导的慢病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实施效果分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4-0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