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央视财经】;
日常餐桌上的鸡鸭鱼肉虽常见
却有一种肉被古籍盛赞
其补气之力可与“补气圣药”黄芪媲美
堪称天然补气食材
更能温和养护脾胃
它就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牛肉
冬季进补
如何吃才能最大化发挥其优势?
01
牛肉:古籍认证的
“天然补气食材”
牛肉核心功效为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名医别录》等古籍明确记载,牛肉能“安中益气,养脾胃”,既可补气血以充养全身,又能健脾胃以助运化。
冬季人体阳气内敛,易出现气血不足、畏寒怕冷等问题,牛肉通过温补脾胃,促进气血生成,既能抵御外界寒邪,改善手脚冰凉,又能强壮筋骨。
此外,牛肉还是“养生百搭王”:与白萝卜搭配可消食化积、理气化痰;配山药炖煮能健脾补虚、养护肠胃。
常吃牛肉还有以下好处:
1.有助增强免疫力
牛肉富含维生素B12、锌、硒等微量元素,对于神经系统健康和免疫力提升都很有帮助。
2.辅助防病
牛肉中的钾元素有助于调节电解质平衡,对泌尿系统健康及心脑血管功能有辅助保护作用。
02
黄芪时蔬炖牛腩
冬季温补的经典药膳
针对冬季“寒、虚、燥”的特点,推荐黄芪时蔬炖牛腩。
这道药膳以牛肉为基础,搭配黄芪、玉米、胡萝卜,既能补气养血、温补抗寒,又能健脾养胃、增强免疫力,适合全家食用。
尤其适合冬季畏寒怕冷、手脚冰凉、气虚易疲劳、免疫力低下、易感冒人群。
食材与做法
食材:
牛腩、玉米、胡萝卜、黄芪、葱、姜、盐、胡椒粉。
步骤:
牛腩切小块,冷水下锅焯水后捞出;
胡萝卜去皮切滚刀块,玉米切小段,焯水备用;
砂锅中加水,放入牛腩、胡萝卜、玉米、黄芪、葱、姜,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煮约1小时至牛腩软烂;
加入适量盐、胡椒粉调味,搅拌均匀即可出锅。
注意事项
热性体质慎用。易口干、长痘、便秘者,黄芪用量减半(5~10克),避免补气过度上火。
痛风急性发作期人群忌食。牛腩属于中高嘌呤食材,急性发作期食用可能升高尿酸,加重症状。
脾胃虚弱者。可延长炖煮时间至1.5小时,确保肉质更软烂,减轻消化负担。

03
牛肉营养价值高
但并非人人适合
除了痛风急性发作期人群需要忌食牛肉外,以下3类人也要注意少吃。
肠胃功能较弱的人群
牛肉肌纤维相对粗糙,消化起来比较费力,患有胃炎、胃溃疡或消化不良的人,以及肠胃功能逐渐减弱的老年朋友,吃完牛肉后容易出现胀气、反酸等不适症状,给原本就脆弱的消化系统增加负担。
血脂异常的人群
对于血脂本身就偏高的人来说,经常大量摄入可能会进一步升高血脂水平,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这类人群吃牛肉时务必控制量,选择瘦肉部位。
体质偏热或有炎症的人群
中医认为牛肉性质偏温热,适合体质虚寒的人群。
如果本身就容易上火,或者正处于口腔溃疡、咽喉肿痛、发炎期间,过多食用牛肉可能会加重热象,让不适症状更加明显。
注意:
适量是关键
建议每周牛肉的摄入量控制在300~400克,平摊到每天大约50克,相当于一个鸡蛋大小的分量,这样既能获得营养,又不会给身体造成负担。
好食材还需好料理
不恰当的烹饪方式可能会让营养大打折扣。虽然煎、烤、炸等高温方法能带来浓郁风味,但容易导致水分流失、肉质变硬,高温还可能使蛋白质变性,不易消化。
相比之下,蒸、煮、炖等低温烹饪更加健康。不仅能更好保留牛肉的营养与天然风味,还能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让美味与健康兼得。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CCTV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