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 主治医师 张可睿
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被称为“癌中之王”。2025年全球胰腺癌的五年生存率约为10%,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胰腺癌的五年生存率仅为7.2%。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胰腺癌解剖位置隐蔽,早期症状不明显,导致超过8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丧失了手术最佳治疗时机。胰腺癌治疗面临多重困境:肿瘤间质丰富,细胞外基质成分复杂,形成了一道致密的屏障,阻碍了化疗药物的渗透和扩散。胰腺周围的小肠、十二指肠、肾脏等正常组织器官对放射线耐受性较低,难以给予足够放疗剂量杀灭肿瘤细胞。

胰腺在呼吸等生理活动中会发生一定的运动,这使得放疗的精准定位和照射范围难以精确控制,导致部分肿瘤细胞可能逃脱放射线的照射。胰腺癌肿瘤微环境具有高度免疫抑制性,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使免疫细胞难以发挥正常的抗肿瘤作用。中医药在改善胰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中西医结合延长生存期方面显示出优势。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倡导肿瘤绿色防治,绿色治疗针对年老体弱合并症多、手术及放化疗失败的人群,应用现代局部微创技术、靶向免疫治疗联合全身中医药治疗,通过局部与全身治疗相结合、内治与外治法相结合、中医与西医协同达到治疗目的,实现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延长生存期的目标。
对于胰腺癌的肿瘤科中医辨证论治有其特殊之处。通过辨证与证素相结合,针对胰腺癌患者5个典型症状即“胀、呕、泻、痛、瘦”,制定枳术丸“消”、左金丸“降”、涩肠散“涩”、丹参饮和金铃子散“通”、当归补血汤“补”5种治法解决患者痛苦,主以顾护中土脾胃,调和脾胃气机升降顺逆,次以化浊解毒散结。五症是胰腺癌患者最常出现的典型症状,具体到每位患者,有的患者具备一个或同时具备多个症状,或轻或重,五症的轻重代表病机的主次。以症为据、从临床上结合患者主诉辨别五症中的偏重,选择对症小方重用药量为君加减治疗,择对症小方并加重君药用量,再根据病情化裁方剂或辅以小剂量臣佐使药。
从中医的角度湿阻中焦是胰腺癌形成的主要体质背景,湿阻中焦常见腹部胀满(食后加重)、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大便不成形,黏腻不爽或便干不畅。肢体困重,饱食后困倦。口苦苔腻或口淡不渴等。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可采用中医养生小妙招积极改善湿阻中焦的体质。
一、寒湿型适合艾灸温中助运升清降浊
操作方法:
无烟艾条点燃后,悬于穴位上方约3-5厘米。“以知为度”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个穴位5分钟左右,每个穴位寒湿程度不同,艾灸时间及热度有所差异。
推荐穴位:
神阙、天枢、大横、带脉穴
神阙天枢主司升降;《针灸大成》描述大横穴主治“多寒善悲”;带脉穴健脾利湿,调经止带。艾草温经、去湿、散寒的天然属性辅以温热的物理作用与穴位的功效相得益彰。
注意事项:
高热、急性炎症、皮肤破损、孕妇、出血性疾病禁用。肿瘤患者需要在医生的具体指导下进行。
二、湿热型适合泡脚引热下行解表散湿
操作方法:
文火先煎牛膝、生薏仁、黄柏、苦参半小时,后下金银花、薄荷,煎煮5分钟,过滤药渣,药汤加凉水调至38-40度左右,水面最好能到小腿中段或水面没过足踝,泡浴15-30分钟。
推荐药物:
牛膝、生薏仁、金银花、黄柏、薄荷、苦参
黄柏苦参,寒以胜热,苦以燥湿,湿性下趋因势利导煎汤泡脚除下焦之湿热。牛膝活血通经络,补肝肾,强筋骨,且引药直达。《内经》有云:治痿独取阳明。薏仁入阳明,祛湿热而利筋络。 薄荷金银花散湿解表,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之功。
注意事项:
严重心脏病、低血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孕妇、及皮肤破损时禁用。糖尿病足患者需要在医生的具体指导下进行。
医学科普,仅供参考。需辨证论治,如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注:本文图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