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老年人减重,不能只是简单选择“清汤寡水”

著名主持人倪萍减肥40斤重回荧幕、演员贾玲减肥100斤拍摄电影《热辣滚烫》……果然是“体重管理年”来了,国家喊你减重啦!

那么,老年人群体需要减重吗?老年人如何科学进行体重管理?8月22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来到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科主任闫凤介绍了老年人科学减重的依据及方法。

无精打采、血糖波动大 减重12斤后症状都消失了

65岁的王盼(化名)阿姨近期总觉得无精打采,自己监测血糖波动比较大,很容易出现高血糖症状,前往医院多个科室检查,都没有发现什么问题。随后,王盼来到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寻求帮助。

“王阿姨来了之后,我就详细询问了她的不适症状,做了一个详细的膳食调查和生活习惯评价,了解到她爱吃面条,蔬菜蛋奶摄入较少,运动也比较少。我初步判断,应该是骨骼肌不足、内脏脂肪比较高。”闫凤团队在对王阿姨进行了系统的营养评估和相关指标检测,通过人体成分分析检查发现,她的身高为163cm、体重为67.5公斤,BMI(BMI的计算公式为: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单位是千克每平方米)达到了25.4,算不上是肥胖人群,但是她的体脂率却高达39.2%,内脏脂肪面积141cm²,“这就说明了王阿姨虽然看上去不是太胖,但是她的脂肪已经过多了,内脏脂肪也超标,就是老年人不太知晓的肌少性肥胖,也叫隐形肥胖,再继续发展,就会产生很多健康隐患。”

闫凤说,根据王阿姨的具体情况,她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干预方案,包括膳食营养调整、生活习惯改变、适量运动等,经过半年的治疗,王阿姨体重减轻了12斤,肌肉增长了,脂肪降低了,各项指标也恢复正常了,也不再出现疲惫、血糖波动的症状,“在这个过程中,王阿姨也学会了健康的饮食方法,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就能给她带来高质量的老年生活。”

60岁老人仅37公斤 科学增重后“重生”了

俗话说,“有钱难买老来瘦”,老年人清瘦就意味着健康吗?答案是否定的。闫凤分享了一个老人增重的故事。

“这位女性患者60岁,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身高161cm,体重仅有37.4公斤,BMI仅为14.4。她平时非常自律,吃东西都是用秤定量称的,她觉得老年人瘦一点才健康。但是她却出现了不舒服的症状,人没有精神,消化不良,吃一点东西就感觉胀胀的,心情也比较焦虑、抑郁,总感觉自己身体很虚弱。之前也是看了好几个科室,最后来到我们临床营养科,我们先对她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检查。”闫凤说。

通过人体成分分析检测看到,这位女患者骨骼肌仅有17公斤,整个人脂肪只有4.3公斤,体脂率仅11.5%,检测仪器已经无法为她的身体评分了,“通俗来说,她的体重太低、身体成分构成异常,不足以维持她的日常生活,再继续这样下去,她的身体就很难抵御哪怕是很小的疾病,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闫凤说,这位患者的问题,可能在其他专门科室检查并不会发现具体的病症,但与她个人的表现和感受又完全不符合,于是,科室为她制定一份详细的增重增肌的治疗方案。

闫凤说,改变老年人的习惯和理念并不容易,在随后一年时间的治疗中,她和患者进行了积极、频繁的沟通,纠正她的饮食习惯、精准计算各个营养素比例、增加适当的运动、添加一些营养补充剂的摄入,督促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开导她,治愈她的情绪问题。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之后,这位患者的面貌焕然一新,“她的体重增加到了46公斤,骨骼肌增长到19.4公斤,体脂率上升到20.4%,整个人状态非常好,面色红润,心情也开朗了。她本人也说,多亏了临床营养科的治疗,让她获得了新生。”

老年人减重更重要,却普遍存在“一高一低一混乱”的误区

体重管理年的风很大,很多明星、网红也都在通过减肥博得了关注,一部分老年人觉得,减肥是年轻人的事,老年人就不用凑热闹了。对于这个观念,闫凤提醒,减重对于老年人来说反而更为重要,尤其是优化身体成分组成,“因为随着年纪增大,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自然会出现衰退,可能很多年体重不变,但身体中脂肪增多、肌肉却减少了,这种情况和肥胖都会让老年疾病雪上加霜。”

“先看一组数据:20年前,我国国民的肥胖率不超过8%,那时候,大街上的人都比较清瘦,这也和当时普遍的物质生活条件有关。20年后的今天,我国国民的超重和肥胖率加起来超过了50%,也就是说,有一半人存在肥胖、超重的问题。研究发现,肥胖会给身体带来200多种疾病的高风险,肥胖也与13种癌症的发生发展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如肝癌、胃癌、胰腺癌、卵巢癌等。” 闫凤说,疾病一旦发生,治疗成本是非常高的,而通过早早的减重,把体重和体成分控制在健康范围,就能大大降低这200多种疾病、甚至癌症的发生几率,而由于进行体重管理的成本,相对来说就显得非常低了。

闫凤认为,目前老年人的减重存在“一高一低一混乱”的误区,“一高就是老年人超重和肥胖发生率极高,国内调查数据显示,城市离退休老年人中超重和肥胖的合并发生率可高达60%以上;一低就包括老年人实际上肌少症发病率很高,发现率却非常低,加之认知度也极低,导致对体重科学管理的认知度大大降低,由此就会出现大多数老年人不会主动进行体重管理,不认为这是个问题;一混乱就是老年人在体重管理的方式方法以及行为上,非常混乱,经常是听到自媒体上一些方法就去操作,比如过度节食、剧烈运动等,这些混乱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所以,体重对于老年人来说,绝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更像是人体健康的一个“综合仪表盘”。它的异常,无论是超重肥胖还是体重过轻,都是身体内部机能出现紊乱的早期警报。

而“减重”,特别是我们临床营养科所倡导的“医学减重”是“健康体重管理”,它的核心使命是:优化身体的成分构成,精准地“减脂”,尤其是减少包裹在内脏周围的“有毒”脂肪;同时千方百计地“增肌”,保住我们生命的动力——骨骼肌。 这是一个“一加一减”的精准操作。

老年人如何科学减重?听听专家来支招

对于老年人该如何科学减重,闫凤也给出了指导性的建议。

“首先,应该重视老年人的健康教育,让老年人从认知上,知道体重表现所能代表的问题,以及正确的体型、体重、体成分、营养元素等,老年人中隐形肥胖的存在率很高,虽然看不上去不胖,但肌肉较少,脂肪偏高,随着年龄的增长,体重可能没变化,但身体成分在变化,其实是有潜在危险的,一定要有这种意识。”

“其次,要学会科学监测,即监测BMI(BMI的计算公式为: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单位是千克每平方米)。同时,老年人也可以在家自己监测,通过测量体重、腰围、腰臀比的变化,监测自己的体型问题,测量大腿围、小腿围,则可以间接掌握自己的骨骼肌的情况,对于老年人来说,普遍存在脂肪多、肌肉少的情况,说明了老年人普遍存在体成分不合适,监测的目的就是为了优化老年人的体成分,并不是单纯的让体重变轻那么简单,而是要保证老年人的体成分保持在合理范围。”闫凤说。

“第三,在营养膳食方面,我给大家一些建议。对于老年人来说,为了提高抵抗力,抵御一些疾病的发生,每天的总能摄入不建议太低,体重也不建议过低;第二,要有充足优质蛋白的摄入,主要是从肉蛋奶豆中获得,肉类多选择瘦肉和白肉,牛奶没必要非要脱脂,肉类平均分配到三餐;蔬菜建议选择五彩斑斓的蔬菜,红、黄、绿、白、黑尽量品类多样,量充足;水果适量摄入,糖尿病患者适当减少一些;饮品建议以温白开水为主,尽量少喝浓茶喝咖啡。”闫凤说,在烹饪方式方面,也要注意不要过分强调少油少盐,一味强调“清汤寡水”,导致身体本身应该补充的合理成分反而缺失。

此外,老年人在运动方面,要根据自身的情况科学运动,如果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可以咨询医生后,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和运动频次。

闫凤建议,如果老年人出现摄食困难、摄入减少、消化功能减弱等问题,建议增加餐次,也可以在营养科医生的指导下,增加必要营养补充剂。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毛蜜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老年人减重,不能只是简单选择“清汤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