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经常:
大腹便便
像揣着游泳圈?
脸上油腻腻总冒痘?
浑身沉重像裹着湿棉被?
喉咙卡痰,大便黏马桶?
当心!这可能是痰湿体质在作怪——
身体里的“垃圾清运系统”罢工了!
本期嘉宾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医师沈婕
痰湿体质:癌症的隐形推手
中医将痰湿比作体内淤积的“污水”,它不仅让你:
体型走样:肚子松软肥胖,四肢水肿。
皮肤遭殃:面部油腻、反复爆痘。
肠胃抗议:腹胀没胃口,大便黏腻冲不净。
精神萎靡:整天昏沉嗜睡,记性变差。
更可怕的是:长期痰湿不调,可能引发甲状腺结节、肺结节、胃肠息肉,甚至增加肺癌、胃肠癌、乳腺癌风险!
湿气从哪来?四大元凶现形!
吃出来的湿:顿顿大鱼大肉、奶茶冷饮不离手。
懒出来的湿:久坐不动,气血淤堵成“死水”。
冻出来的湿:贪吃冰西瓜、沙拉等生冷食物。
愁出来的湿:压力大伤脾胃,湿气堆积难化。
四招赶走痰湿,癌症绕道走!
1.吃对才能不堵车!
多吃:生姜、山药、薏米(煮粥)、白萝卜(炖汤)。
忌口:冰饮料、油炸食品、奶油蛋糕、糯米制品。
秘诀:三餐七分饱,晚餐早吃少。
2.动起来“晒”湿气!
每天快走或太极拳30分钟,微汗即可,切忌大汗淋漓(反而伤气)。
3.中药调理:名医验方精准祛湿(需医师指导)
经典方剂 |
适用人群 |
作用 |
参苓白术散 |
乏力便溏、舌淡胖有齿痕者 |
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
二陈汤+苍术 |
舌苔厚腻、喉咙痰多者 |
燥湿化痰,消腹胀 |
五苓散 |
下肢浮肿、小便不利者 |
温阳利水,消水肿 |
居家茶疗方(症状轻微时辅助使用):
消胀祛湿饮:陈皮5g+炒莱菔子5g+生姜3片。
沸水焖泡10分钟,饭后温饮。
适合:饭后腹胀、大便黏腻者。
安神健脾饮:茯苓10g+去芯莲子10粒+炒薏米15g。
加水煮30分钟代茶,睡前2小时喝。
适合:失眠多梦、肢体沉重者。
4.日常保健:简单动作排出浊湿
穴位(早晚各1次)
丰隆穴:外膝眼与外踝尖连线中点,胫骨旁两指宽。
拇指按压5分钟/侧,酸胀感为度→化痰要穴。
足三里:屈膝时膝盖凹陷下四指宽处。
掌心揉按100圈→健脾胃之王。
祛湿足浴方
配方:艾叶15g+茯苓20g+花椒5g(煮沸10分钟)。
兑温水至40℃,水位过脚踝。
睡前泡20分钟→泡后搓热脚心涌泉穴。
腹部揉通法
平躺时掌心贴肚脐,顺时针揉腹100圈(晨起空腹做)。
搭配生姜精油效果更佳。
关键提醒:若已查出结节、息肉,或长期调理无效,务必到正规医院辨证施治!早调体质,防病于未然。
记者:汪婷婷 刘帆
部分图片由AI生成
编辑:俞婧禾(实习)
初审:陈依婷
复审:林心怡
终审:徐雷冰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