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是人体内庞大的“生命通道”,负责将氧气、营养和代谢废物输送到全身各处。健康的血管柔软、富有弹性,而受损的血管则可能引发高血压、动脉硬化、心梗、脑卒中等严重疾病。据统计,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头号死因。因此,守护血管健康是延长寿命、提升生活质量的关键。
一、血管是怎样一步步生病的?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血管疾病,简单来说,就是血管“生锈、堵车”了。它就像水管里慢慢堆积的“水垢”,会让血管变窄、变硬,甚至堵塞,严重威胁健康。
而动脉粥样硬化并非突然出现的,从胎儿时期开始,母亲的身体状况,比如孕期肥胖、血糖高、血压高,都可能会对宝宝未来的血管健康产生影响。出生后,如果童年时期养成爱吃零食、不爱运动的习惯,青春期又经常熬夜、承受过大压力,再加上成年后吸烟、喝酒、饮食不规律等不良习惯,这些因素就像“慢性毒药”一样,一步步损害着我们的血管健康。
二、血管健康的“隐形杀手”
1、高盐、高糖、高脂饮食:长期摄入过量盐分会导致血压升高,加速血管硬化;高糖饮食增加糖尿病风险,损伤血管内皮;高脂饮食则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2、吸烟与酗酒: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收缩血管,酒精过量则可能诱发高血压和血管炎症。
3、久坐不动:缺乏运动导致血液循环减慢,代谢废物堆积,增加血栓风险。
4、熬夜与压力:长期熬夜和高压状态会扰乱内分泌,促使血管痉挛和损伤。
三、血管“崩溃”的后果
不同部位的血管出事,会引起不同的疾病。
1、 大脑血管病变——中风
脑部血管狭窄或栓子堵塞,会造成血供区域脑细胞的损伤和功能障碍。血管脆性增加,血压升高,也会提升大脑血管破裂出血的风险。
2、 心脏血管阻塞——心绞痛、心梗
如果堵塞不严重的话,可能会影响心脏泵血或造成心绞痛。而严重的心梗是致命的。
3、肺部血管栓塞——肺栓塞
肺动脉栓塞,多是由于腿部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后堵住了肺部的血管,造成危险。
4、四肢血管问题——动脉硬化闭塞、静脉血栓
动脉堵塞严重时可能导致腿脚缺血坏死,甚至需要截肢。而静脉血栓如果脱落,则会造成栓塞。
四、这些症状提示血管可能不健康
随着老龄化、生活水平提高,我国血管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如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肌梗死等)、脑血管病(脑梗塞)、下肢血管疾病(动脉硬化闭塞症)等。
如果出现头晕、记忆力减退、犯困、心慌、手脚冰凉、下肢水肿、胸痛胸闷、走路腿疼等症状,应尽快到医院检查,确诊后及时治疗。
五、血管养护的“黄金法则”
1.坚决戒烟,限制饮酒
烟碱(俗称“尼古丁”)是血管的“头号敌人”,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硬化。长期喝酒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生概率。高血压患者大量喝酒会增加突发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影响治疗效果。
2.合理膳食
低盐、低脂、低糖。多吃全谷物、新鲜蔬果。严格限制动物内脏、油炸食品、肥肉等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食物。
3.科学运动
依据个人体质,每周坚持一定量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4.管理情绪,释放压力
保持乐观心态,避免长期紧张焦虑,防止血管痉挛。
5.定期血管筛查
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吸烟者、有心血管病家族史者等“高危人群”,应遵医嘱定期进行血管相关检查(如血管超声等),及早发现隐患。
温馨提醒:如果你出现以下症状,包括但不限于失眠头痛、胸闷气促、肢体无力或口角歪斜、腿脚发麻肿胀等,便是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提示我们关注血管健康,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