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不再困惑!4大区别教你初步自查:孩子是自闭症还是选择性缄默症?

当孩子表现出沉默不语、回避社交时,家长常会陷入困惑:这是自闭症还是选择性缄默症?尽管两者在某些行为上有相似之处,但它们的本质、表现和干预方向存在显著差异。准确区分是为孩子提供正确支持的第一步。

一、核心本质不同

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性障碍,核心问题是社交互动和沟通的质的缺陷,以及重复刻板的行为兴趣。其沉默源于无法理解社交规则、缺乏社交动机或沟通意图。

选择性缄默症:是一种焦虑性障碍,核心是在特定社交情境(如学校)中持续拒绝说话,而在熟悉环境(如家中)则言语正常。孩子具备正常的语言能力和社交理解力,但被强烈的焦虑“封印”了说话功能。

二、关键表现差异

社交互动方式:

自闭症孩子:通常缺乏社交意愿和技巧,可能不理会他人,眼神交流少,难以发起或维持对话,无法理解玩笑或隐喻。

选择性缄默孩子:渴望社交但被焦虑阻止。他们可能通过点头、手势、表情或写字与人交流,在熟悉环境中活泼健谈,显示其社交潜力。

语言能力:

自闭症:常伴有语言发育迟缓或异常(如重复语言、代词错用),在所有环境中都存在语言沟通困难。

选择性缄默:语言发育正常,在家能流利交流,语言使用年龄相符。问题仅出现在特定场合。

行为模式:

自闭症:常表现出刻板行为(如转圈、排列玩具)、兴趣狭窄及拒绝改变固定路线。

选择性缄默:除沉默外,在焦虑情境下可能表现“冻结”、表情僵硬、身体紧张,但无刻板行为。

感知反应:

自闭症:常合并感官处理异常(如怕某些声音、触觉过敏)。

选择性缄默:感官处理通常正常,核心是情境特异性焦虑。

三、干预方向迥异

自闭症:干预核心是社交沟通训练(如ABA、PCI)、行为支持及感统训练,需长期系统性支持。

选择性缄默症:干预以降低焦虑为核心,通过行为矫正(如逐步暴露、刺激消退)、游戏训练等,预后通常较好。

温馨提醒:自闭症的沉默是“不知道怎么说”,源于社交能力的根本性缺失;选择性缄默的沉默是“不敢说”,源于焦虑情绪下的功能抑制。尽管两者都可能沉默,但根源、表现和应对策略截然不同。若家长无法判断,应尽早带孩子进步专业评估。

注明: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不再困惑!4大区别教你初步自查:孩子是自闭症还是选择性缄默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