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膳食模式
如何为超重及肥胖人群
提供个性化膳食管理方案?
近日,广东发布了地方标准
广卫君获悉,由广东省中医院牵头的 《中医体质膳食模式体重管理技术规范》(标准号:DB44/T 2724—2025)(以下简称《技术规范》),近日已完成标准制定工作,由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
目前,超重与肥胖已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个性化的减重需求也日益旺盛。在中医体质学说创始人王琦院士及其团队指导下,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体重管理中心致力于将中医“因人制宜”体质思想系统融入体重管理临床与科研工作中。
作为国内首个深度融合中医体质理论与现代营养学、针对成人超重与肥胖人群的体重管理地方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创新性地构建了“体质辨识-膳食干预-数据管理-随访评估”的一体化闭环管理模式。该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体重管理中心负责人谢长才介绍,该模式 根据不同体质量身定制膳食方案,包括选用相应性味的食物和配合特定的烹饪方法, 通过纠正偏颇体质,从而实现科学、健康、可持续的体重管理目标。
中医体质的分类主要有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九种类型。不同中医体质如何通过膳食模式科学管理体重?一起来看看。
中医体质膳食模式
平和质膳食模式
应选用 寒温适中的食物为主,且力求新鲜、多样化,如荞麦、小米、玉米等粮食,鸡肉、牛肉、虾仁等蛋白质,西兰花、白菜、南瓜等蔬菜,以及苹果、桃子、橘子等水果。
烹饪方式以 蒸、煮、炖、焯为主,烹饪时应少油、少盐、少糖,减少辛辣、香料和重酱汁的使用。
痰湿质膳食模式
应选用 祛湿化痰的食物为主,如薏米、粳米、玉米等粮食,鸡肉、鲫鱼、牛奶等蛋白质,扁豆、 白萝 卜、山药等蔬菜, 以及樱桃、苹果、山楂等水果。 避免肥甘厚味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甜点、奶油等。
烹饪方式以 蒸、煮、炖为主,减少煎炸、炒制等油脂含量高的烹饪方法。
湿热质膳食模式
应选用 清热祛湿的食物为主,如薏米、小麦、小米等粮食,鸭肉、猪肉、鸡蛋等蛋白质,莲藕、黄瓜、芹菜等蔬菜, 以及西瓜、苹果、梨等水果。 忌用温热辛辣食物,如生姜、羊肉、龙眼等助阳温补之品,避免加重体内湿热,并减少煎炸、油炸食品及肥肉、奶油等高脂食物的摄入。
烹饪方式以 蒸、煮、炖和凉拌为主,减少煎炸、炒制等油脂含量高的烹饪方法。
阳虚质膳食模式
应选用 温补脾肾的食物为主,如紫米、黑米、玉米等粮食,羊肉、牛肉、鸡蛋等蛋白质,西兰花、韭菜、土豆等蔬菜, 以及桃子、樱桃、苹果等水果。 忌食生冷食物,如田螺、螃蟹、西瓜、苦瓜、黄瓜等, 以及各种冷饮。
烹饪方式以 炖、煮、煲汤为主。
气郁质膳食模式
应选用 芳香行气解郁的食物为主,如燕麦、玉米、荞麦等粮食,乌鸡、鸡蛋等蛋白质,佛手、蚕豆、 白菜等蔬菜,以及山楂、 葡萄、柚子等水果。 避免油腻、辛辣的食物,如辣椒、肥肉等,应以清淡为主。
烹饪方式以 蒸、煮、炖为主。
气虚质膳食模式
应选用 补中益气的食物为主,如粳米、小米、糯米等粮食,牛肚、牛肉、鸡肉等蛋白质,山药、土豆、南瓜、佛手等蔬菜,苹果、蓝莓、葡萄等水果。 避免寒凉、生冷的食物,如冷饮、冰镇水果等,应以温和易消化为主。
烹饪方式以 蒸、煮、炖为主。
阴虚质膳食模式
应选用 滋阴清热的食物为主,如粳米、小麦、糯米等粮食,牡蛎、海参、鸭肉等蛋白质,莲藕、苦瓜、黄瓜等蔬菜,西瓜、梨、桑葚等水果。 忌吃辛辣刺激、煎炸爆炒的食物,如辣椒,羊肉等。
烹饪方式以蒸、煮、炖和凉拌为主。
血瘀质膳食模式
应选用 活血化瘀的食物为主,如粳米、小米、玉米等粮食,乌鸡、鲤鱼、牛肉等蛋白质,芹菜、油菜、胡萝卜、佛手等蔬菜,山楂、柚子、桃子等水果。避免肥甘厚腻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甜品及蛋糕等。
烹饪方式以 炒、炖、煮和煲汤为主。
特禀质膳食模式
应选用 益气固表、增强体质的食物为主,粳米、薏米、大麦等粮食,鸡肉、猪肉、鲫鱼等蛋白质,菠菜、山药、木耳等蔬菜,苹果、青梅、葡萄等水果。 避免食用发性较强的食物,如虾蟹,辣椒等。
烹饪方式以 蒸、炖、煮为主。
值得一提的是,《技术规范》还融合了“互联网+医疗健康”的理念, 倡导使用智能体重管理平台进行数据追踪与医患互动。
谢长才表示,希望《技术规范》的推广能将广东省中医院在临床实践中证明有效的“体质膳食”模式转化为行业共识,为各级医疗机构及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清晰、可靠的技术指引,让更多超重与肥胖人群享受到规范、安全、有效的中医体重管理服务。
来源:广东卫生在线(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