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狐大医 | 开学前孩子调不过来?4步支招平稳入学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北京积水潭医院心理行为医学科

编辑 | 原野

“假期过得不错,可孩子却迟迟无法进入开学状态。”近日,心理行为医学科门诊,不少家长有类似的困扰。有的孩子直言“不想上学,没意思”,有的则情绪烦躁、睡眠不佳。

从放松的假期模式切换回规律的学习生活,孩子们需要一段心理缓冲期来适应变化。在此,为各位家长提供一份实用的家庭心理调适指南。

第一步:留意孩子的情绪信号

面对开学,孩子出现轻微的情绪波动是正常的,尤其是即将进入新环境或面临学业压力加大的学生。每个孩子表现焦虑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直接拒绝上学,有的则表现为易怒、身体不适或拖延作业。

家长第一步要做的不是急于纠正,而是理解。可以找一个轻松的时间,用这样的问题开启对话:“我发现你这几天好像有点烦,是不是对开学有些担心?”请记住,倾听的关键在于不急于给出解决方案,先让孩子感受到被接纳。

第二步:逐步调整生活节奏

身体节奏会影响心理状态。不妨用几天时间,帮助孩子逐步调整生活节律:

作息微调:提前30分钟睡觉和起床,避免开学后作息突变。

饮食同步:按上学时间安排三餐,让肠胃提前适应。

屏幕管理:与孩子商量电子设备使用时间,制定开学后的使用规则。

重要的是让孩子参与制定计划,而不是被动接受。例如询问:“你觉得每天什么时候交手机比较合适?”给予选择权能有效减少亲子间的权力争执。

第三步:提前进入开学状态

未知往往带来焦虑,具体则令人安心。熟悉的学习用品、书包、课桌,乃至校园和同学,都能唤起积极的回忆,帮助孩子适应新学期。比如,有家长会带孩子提前去学校周边散步,找回熟悉的感觉。

第四步:持续提供情绪支持

  1. 适应过程中,孩子需要持续的情绪支持。比如:
  2. 每天设置10分钟专属时间,不问学习,只关心孩子的情绪。
  3. 一起练习简单的正念或深呼吸,帮助情绪平稳。
  4. 睡前与孩子轮流分享当天的“五件小确幸”,提升积极情绪储备。
  5. 进行安全基地想象练习:让孩子闭上眼睛,回忆一个感到最安全、最放松的地方(如自己的小床、奶奶家的院子),细致感受那份温暖与安宁。

如果孩子持续情绪低落或身体不适(无器质性问题)超过两周,拒绝上学的情况加剧且无法通过沟通缓解,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心理科或精神科就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狐大医 | 开学前孩子调不过来?4步支招平稳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