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黄运绥:足跟痛的原因有哪些?

足跟痛通常由足底筋膜炎、跟腱炎或跟骨骨刺引起,治疗方法包括休息、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足跟痛的主要原因包括足底筋膜过度使用、跟腱劳损以及跟骨退行性变化。足底筋膜炎是足跟痛最常见的病因,表现为足底筋膜在跟骨附着点的炎症,常因长时间站立、跑步或穿不合适的鞋子引起。跟腱炎则是跟腱的慢性劳损,多见于运动爱好者或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跟骨骨刺是由于跟骨长期受力不均,导致骨质增生,刺激周围组织引发疼痛。

足跟痛的原因有哪些?

1、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是一条连接足跟和脚趾的带状组织,在维持足弓结构和吸收行走时的冲击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足底筋膜炎是最常见的足跟痛原因,通常由过度使用、足部结构异常、长时间站立或穿着不合适的鞋子引起。疼痛通常在早晨第一步或长时间休息后站立时最为明显。

2、跟骨骨刺:跟骨骨刺是足跟下方骨质增生的结果,常与足底筋膜炎相关联。虽然骨刺本身可能不会引起疼痛,但与之相关的炎症和组织损伤却是疼痛的直接来源。

3、跟腱炎:跟腱连接小腿肌肉与跟骨,过度使用或突然增加运动量可能导致跟腱发炎,引起足跟疼痛,特别是在运动后。

4、脂肪垫萎缩:随着年龄增长,足跟下的脂肪垫可能会变薄,减少对足跟的缓冲,导致直接承受地面的冲击,引起疼痛。

5、神经受压:足部神经受压,如跖神经受压,也可能引起足跟痛,尤其是当足部处于特定姿势或穿着紧身鞋时。

6、应力性骨折:重复性的压力,如长时间跑步,可能导致足部发生微小的应力性骨折,尤其是在骨质疏松的老年人中更为常见。

7、关节炎:足部关节炎,无论是骨关节炎还是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可能影响足跟关节,引起疼痛和僵硬。

足跟痛患者日常应注意选择软底有缓冲的鞋子,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控制体重减轻足部负荷。可进行足底筋膜拉伸、跟腱拉伸等锻炼增强足部肌肉力量。急性期疼痛明显时可冰敷15-20分钟缓解症状。若保守治疗2-4周无改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排除应力性骨折、肿瘤等严重疾病可能。饮食上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有助于骨骼健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黄运绥:足跟痛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