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你听说过生殖支原体吗?这种“难缠”的性传播病原体,了解它才能更好防范

提到性传播感染(STI),大家可能首先想到梅毒、淋病、衣原体感染,却很少有人知道生殖支原体(Mycoplasma genitalium)。但事实上,它已成为引起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和女性宫颈炎的常见“元凶”,甚至可能引发女性盆腔炎性疾病(PID),严重时还会影响生殖健康。今天,我们就来全面认识这种“低调却危险”的病原体。

Part 01

先搞懂:生殖支原体

是种怎样的“特殊细菌”?

1981年,科学家首次从2例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的尿道样本中发现了生殖支原体。它属于支原体科,有个非常“与众不同”的特点——没有细胞壁。这就意味着,我们常用的革兰染色法根本无法检测到它,而且像青霉素这类针对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对它完全无效。

更“难缠”的是,它是目前已知能自我复制的最小细菌,基因组仅580kb,和会引起肺炎的肺炎支原体是“近亲”(推测由肺炎支原体经进化而来)。但与肺炎支原体不同,它极其“挑剔”,在实验室里极难培养:作为一种苛养微生物,它的生长需要1-2个月,即便在与哺乳动物细胞混合培养的最佳环境下,感染者样本的培养阳性率也仅约50%。所以,靠培养来诊断生殖支原体感染,在临床上基本不现实。

Part 02

它如何“搞破坏”?

——感染机制与特点

生殖支原体的“致病武器”藏在它的结构和生存策略里。它的一端有特殊的尖端样结构,能牢牢附着在泌尿生殖道上皮细胞表面,甚至钻进细胞内部“躲起来”。进入细胞后,它还会“操纵”人体免疫系统:既能抑制淋巴细胞活性,又能刺激细胞因子表达,以此逃避人体的免疫清除。

它造成的组织损伤,一方面来自自身分泌的毒素和代谢产物(比如过氧化氢),另一方面更多是人体对它的免疫反应“误伤”正常组织。不过,人体也并非完全“束手无策”——大多数女性感染后,免疫系统能在6个月内将其清除,但仍有部分感染会持续约1年,成为潜在的健康隐患

Part 03

哪些人容易感染?

感染率有多高?

1. 感染率:普通人群不低,高危人群更高

从全球范围来看,生殖支原体的感染率不算低:男性约1%-4%,女性约1%-6.4%。以美国为例,普通人群中年轻成人的感染率约1%,刚好介于淋病奈瑟菌(0.4%)和沙眼衣原体(2.3%)之间。

但在性传播感染高风险人群中,感染率会大幅飙升。比如在性传播感染门诊就诊者、有多个性伴侣等人群中,感染率可达4%-38%。美国西雅图一家性传播感染门诊的研究就发现,女性患者中生殖支原体感染率为7.7%,甚至高于沙眼衣原体(5.8%)和淋病奈瑟菌(2.4%)。

2. 这些行为会增加感染风险,别忽视!

生殖支原体的感染风险和沙眼衣原体类似,主要与“性相关行为”紧密相关,比如:

年龄较小(通常<20-22岁),生殖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免疫力相对较弱;

有吸烟习惯,吸烟会削弱泌尿生殖道黏膜的抵抗力;

近期有过无保护性行为,或过去1年中性伴侣数量≥2个;

患有细菌性阴道病,会破坏阴道微环境,增加病原体定植风险;

对于女性而言,HIV阳性者的感染率会高于HIV阴性者(乌干达女性性工作者研究数据显示)。

Part 04

感染后有哪些症状?

男女表现大不同

生殖支原体感染的症状没有特异性,甚至很多人无症状,这也是它容易被忽视的重要原因。但不同性别、不同感染部位,症状还是有一定区别:

1. 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是主要问题

生殖支原体是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的重要病因,约15%-20%的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由它引起,在“非衣原体非淋菌性尿道炎”(NCNGU)中占比更高,达18%-46%。

典型症状和其他尿道炎类似,包括:

排尿时疼痛或灼热感(排尿困难);

尿道瘙痒;

尿道口出现脓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有时不明显,需翻开或挤压尿道才能发现)。

研究显示,70%的生殖支原体感染男性会有症状,比沙眼衣原体感染男性(40%有症状)更易出现不适,部分人还可能伴随龟头炎或包皮炎。

2. 女性:宫颈炎为主,无症状者居多

和男性不同,女性感染生殖支原体后,大多数人没有症状,这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特点很像。有症状者也多表现为非特异性的泌尿生殖道不适,比如:

阴道分泌物异常(最常见症状);

阴道瘙痒、排尿困难;

盆腔不适或隐痛。

如果引发宫颈炎,医生检查时可能发现:宫颈有脓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宫颈质脆(触碰易出血),阴道湿涂片或宫颈黏液革兰染色中,多形核白细胞数量会增多(通常每高倍镜视野≥30个)。

更需要警惕的是,生殖支原体可能从女性下生殖道上行感染上生殖道,引发盆腔炎性疾病(PID)。这类PID的症状和衣原体感染引起的PID相似,包括轻至重度盆腔疼痛、腹痛、阴道分泌物异常或出血,但相比淋病奈瑟菌引起的PID,全身炎症反应(如白细胞计数升高、炎症标志物升高)更轻,疼痛评分也较低,容易被低估。

不过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表明,生殖支原体会在男男性行为者(MSM)中引起直肠炎——虽然部分MSM直肠中能检测到它,但无症状者和有直肠炎症状者的检出率相近,暂无法确认其与直肠炎的关联。

Part 05

如何确诊?

关键靠“核酸扩增试验”

由于生殖支原体无法靠培养诊断,目前临床上确诊的“金标准”是核酸扩增试验(NAAT),比如PCR技术。这种方法能检测样本中的生殖支原体核酸,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高(美国FDA批准的检测方法敏感性78%-100%,特异性96%-99%)。

1. 哪些人需要检测?

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查生殖支原体,目前推荐检测的人群主要是:

有症状的尿道炎、宫颈炎、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包括经验性治疗后症状仍持续的人);

上述患者的性伴侣:若患者检测结果已明确为阳性,其性伴侣需检测;若患者结果未出但性伴侣已就诊,也建议同步检测。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不推荐对无症状人群常规筛查。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对高危无症状者检测并治疗,能预防盆腔炎、不孕、不良妊娠结局或HIV传播。

2. 检测样本怎么选?男女有差异

不同性别、不同样本类型的检测敏感性不同,选对样本很重要:

男性:首选首段晨尿(清晨首次排尿的前10mL,采集前2小时不排尿,不预先清洁生殖器);尿道拭子、尿道口拭子(医生或患者可自行采集)也可以,敏感性和尿液相近。

女性:最佳选择是阴道拭子(医生或患者自行采集均可),敏感性高于宫颈内拭子和尿液;如果用尿液,同样建议首段晨尿。

这些样本还能同时检测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菌,一次取样可排查多种病原体。

Part 06

感染了该怎么治?

抗生素选择有讲究

生殖支原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很有限,而且耐药问题越来越严重,治疗时必须“精准用药”,不能盲目使用抗生素。

1. 先了解:哪些抗生素有效?哪些无效?

无效的抗生素

四环素类(如多西环素):虽然体外试验显示敏感,但临床治疗失败率高达60%-70%,无法彻底清除病原体;

青霉素等β-内酰胺类:因生殖支原体无细胞壁,这类针对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完全无效。

有效的抗生素(但需警惕耐药)

阿奇霉素:曾是常用药,生殖支原体对其本有固有敏感性,但全球耐药率飙升——2010年耐药率仅10%,到2016-2017年已达51%,西太平洋地区和美洲耐药率高于欧洲。耐药由23S核糖体RNA基因突变引起,且阿奇霉素治疗失败的患者,几乎都能检测到这种耐药突变;

氟喹诺酮类(如莫西沙星):目前疗效较好的药物,大多数研究显示治愈率≥90%,是确诊感染后的首选药之一。但需注意,部分菌株会出现parC和gyrA基因突变,导致对氟喹诺酮类耐药,全球耐药率约7.7%,且有逐渐升高趋势。

2. 不同情况,治疗方案不同

治疗方案需根据“是否确诊感染”“初始治疗是否失败”来调整,核心原则是“避免盲目用药,减少耐药”:

(1)经验性治疗失败,怀疑生殖支原体感染时

如果尿道炎、宫颈炎患者接受了针对沙眼衣原体的经验性治疗(如多西环素、单剂阿奇霉素)后,症状仍持续,需先检测生殖支原体。若无法检测或结果未出、症状严重,可按以下方案经验性治疗:

初始用多西环素治疗的患者:推荐大剂量阿奇霉素(第1日1g,第2-4日各500mg)。这种方案对敏感菌株治愈率高,且比单剂阿奇霉素更难诱发耐药;

初始用阿奇霉素治疗的患者:不建议再用阿奇霉素(耐药风险高),若排除其他病因(如滴虫、衣原体/淋病再感染),可谨慎使用莫西沙星。

(2)确诊生殖支原体感染时

首选方案:莫西沙星400mg,每日1次,连续服用7日,能最大程度实现临床和微生物学治愈。

备选方案:若因成本、禁忌证无法用莫西沙星,且此前未用过阿奇霉素,可选择上述大剂量阿奇霉素方案,但微生物学失败率相对较高。

(3)莫西沙星治疗失败怎么办?

莫西沙星治疗失败虽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处理难度较大,需咨询性传播感染专家。目前有前景的方案包括:

普那霉素(1g,每日4次,连服10日,欧洲、澳大利亚有售),小型研究显示治愈率75%-100%;

米诺环素(100mg,每日2次,连服14日),某病例系列研究治愈率71%;

硝基咪唑类药物(如替硝唑),体外试验显示有效,仍需更多临床数据支持。

3. 重要提醒:性伴侣要同步治疗

生殖支原体可通过性传播,证据非常明确:感染患者的性伴侣中,39%-50%也会检出该病原体,且感染者与性伴侣携带的菌株基因谱一致性高达87.1%(不相关感染者仅5.4%)。

因此,确诊患者的性伴侣(过去60日内的所有性伴侣)都需检测,阳性者要按相同方案治疗;若性伴侣无法检测,基于传播风险,也建议经验性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Part 07

防范生殖支原体,记住这3点

1. 做好预防是关键:避免无保护性行为、减少性伴侣数量、不吸烟,能大幅降低感染风险;若有细菌性阴道病等妇科问题,及时治疗也很重要。

2. 出现症状别拖延:男性若有尿道不适、分泌物异常,女性若有阴道分泌物异常、盆腔疼痛,尤其是有高危性行为后,需及时就医,排查包括生殖支原体在内的性传播病原体。

3. 治疗务必遵医嘱:不自行用抗生素,按医生方案足疗程用药,同时让性伴侣同步检查治疗,避免耐药和复发。

生殖支原体虽“低调”,但危害不容小觑。了解它的特点、症状和应对方法,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伴侣的生殖健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你听说过生殖支原体吗?这种“难缠”的性传播病原体,了解它才能更好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