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夜夜难眠?西安发育医生揭开儿童入睡困难与多动症的隐藏关联

作为一名医生,我发现许多家长会因孩子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而来就诊,但他们往往只将其视为独立的睡眠问题。

然而,持续的入睡困难很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警示信号,它指向了一个常见的根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研究表明,超过半数的ADHD儿童存在显著的睡眠问题,其中入睡困难是最突出的表现之一。

大脑的“刹车”失灵:多动症与睡眠的生理链接

ADHD儿童晚上的“失眠”和白天的“多动”,看似是两个极端,实则同根同源。

核心问题在于大脑“觉醒度”的调节失衡。

白天低觉醒,寻求刺激:为了维持大脑的清醒和警觉,他们需要不断地寻求刺激,从而表现出多动、好动、坐不住。

晚上高觉醒,无法放松:到了夜晚,周围环境安静下来,他们的大脑却无法像普通孩子那样顺利地从“日间模式”切换到“夜间模式”。

大脑的“引擎”转速依然很快,但“刹车”系统(抑制功能)却工作效率低下。

这导致他们躺在床上,思维却像脱缰的野马,脑海中不断闪过各种想法和画面,身体也无法彻底放松,从而难以进入睡眠状态。

共病问题与药物影响:不可忽视的因素

除了核心的生理机制,还有两个重要因素加剧了睡眠问题:

1. 共患焦虑情绪:很多ADHD孩子同时伴有焦虑。白天在学校因无法集中注意力、行为冲动而遭受批评或社交挫折,这些压力和烦恼在夜晚静卧时会变得格外清晰,反复思虑,导致孩子难以入眠。

2. 药物影响:一些用于治疗ADHD的中枢兴奋剂药物,确实可能在一定人群中引起入睡困难。但这通常是可管理的。

有经验的医生会通过调整药物剂量、更换药物种类或提前每日服药时间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睡眠的影响。切勿因担心睡眠问题而自行停药,这可能导致白天症状反弹,反而更不利于建立规律的作息。

如何辨别:是普通“闹觉”还是ADHD信号?

并非所有孩子睡不着都是多动症。

关键在于观察其持续性、严重性和伴随症状。

普通睡眠问题:通常是暂时的,可能与白天过度兴奋、作息不规律、睡前看屏幕有关。

通过调整生活习惯、进行固定的睡前程序(如洗澡、阅读)后能得到改善。

需警惕ADHD相关的睡眠问题:表现为长期、顽固的入睡困难(超过30分钟甚至1小时),即使建立了完美的睡前活动也收效甚微。

并且,孩子白天通常会表现出明显的ADHD核心症状:注意力涣散、做事拖拉、情绪急躁易怒、多动冲动。

给家长的建议:

如果您正为孩子持续的入睡困难而困扰,请开始记录一份 “睡眠-行为日记” :详细记录孩子每晚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长、夜间醒来次数,以及白天的情绪和行为表现(特别是在学习、做作业时的专注度)。

这份记录对于医生做出准确判断具有极高的价值。

西安中童儿童康复医院在治疗上注重“中西医结合诊疗”。西医方面,会根据患儿情况使用中枢兴奋剂(如哌甲酯)、非兴奋剂(如托莫西汀)等药物,以帮助提高多巴胺水平,改善大脑功能。中医方面,则采用调补阴阳、开窍益智的方法,如中药方剂、针灸、推拿等,旨在改善孩子的大脑功能,并尽可能降低西药带来的副作用。

请带着它,去咨询儿童保健科、发育行为儿科或儿童精神科的医生。

解决ADHD的核心问题,往往才是打开孩子安睡之门的金钥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夜夜难眠?西安发育医生揭开儿童入睡困难与多动症的隐藏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