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百病生于“气”,老中医的杯子里,常年只泡一味中药,提高动力!

很多来看诊的朋友——尤其是视频那头关注健康的朋友——都会好奇地问我:“周主任,您杯子里泡的是什么呀?”

还有一些更直接的:“是不是什么秘方?能不能也告诉我们?”

其实没有什么神秘。这么多年,我杯中最常出现的只有一味药,那就是黄芪

为什么独爱黄芪?

中医讲“百病生于气”。气的运行关系全身健康,而黄芪最擅长的就是补气固表、增强动力,能提升人体正气,对抗病邪。尤其对于平时容易疲劳、气短乏力、头晕耳鸣的人,黄芪就像一位沉稳的老朋友,默默为你补充能量。

比如有人问我:“我血压低,能喝黄芪水吗?”

我说:“血压低那就更可以了。”

黄芪益气升阳,对低血压引起的气虚眩晕、精神不济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但也常有人反应:“一喝就上火,牙都疼!”

这确实是黄芪的“小脾气”——它性偏温,单用容易生热。

不过中医用药讲究配伍,若是上火,可配上栀子、菊花等清热的药材,既保留补气之功,又不易上火。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

若是体质偏阴虚,容易口干、上火,那我通常建议搭配生脉饮(人参、麦冬、五味子),益气的同时也滋阴润燥,更适合长期调理。

但话说回来,是不是低血压就一定要补?

不一定。

血压偏低背后原因复杂,可能是气虚,也可能是气滞、湿热或阴阳失调。中医讲“辨证论治”,绝不是“一见低血压就补气”那么简单。

甚至在临床中,某些患者服用黄芪后血压反而更低,这时候就必须调整思路,甚至改用其他方法——或活血、或清热、或降逆,绝不能一味地“补”。真正的好方子,不在于药有多贵,而在于是否适合你。

我的黄芪水,是我个人的习惯,也是我多年临床体悟的一个缩影——它提醒我,也提醒大家:中医药的魅力,在于整体观,在于动态平衡,在于因人而异。愿你也能在中医智慧的指引下,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杯“黄芪水”,气血调和,安康相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百病生于“气”,老中医的杯子里,常年只泡一味中药,提高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