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乙肝五项全阴性就安全?别高兴太早,肝脏可能少了这层“保护盾”

太原龙城中医医院科普:拿到乙肝五项检查报告,看到 “全阴性” 的结果,很多人会觉得 “没有感染乙肝病毒,肯定很安全”,甚至不再关注乙肝相关防护。但实际上,乙肝五项全阴性并不代表 “绝对安全”,反而可能意味着肝脏少了一层重要的 “保护盾”—— 乙肝表面抗体,一旦接触乙肝病毒,感染的风险会比有抗体的人高得多,不能掉以轻心。

首先要明确乙肝五项全阴性的含义:乙肝五项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 e 抗原、乙肝 e 抗体、乙肝核心抗体,全阴性说明体内既没有感染乙肝病毒(无表面抗原、e 抗原、核心抗体),也没有产生抵御乙肝病毒的保护性抗体(无表面抗体)。简单来说,就是身体对乙肝病毒 “毫无抵抗力”,属于乙肝病毒的 “易感人群”。

很多人误以为 “没感染过乙肝病毒就是安全的”,却不知道 “没有保护性抗体” 才是隐藏的风险。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体液等途径传播,比如共用未消毒的牙刷、剃须刀,接受不规范的医疗操作(如纹眉、拔牙),或与乙肝病毒感染者有亲密接触等,都可能导致感染。对于乙肝五项全阴性的人来说,由于体内没有乙肝表面抗体,病毒一旦进入体内,无法被免疫系统及时清除,很容易在肝细胞内复制,进而引发急性乙肝,若未及时干预,部分人还可能发展为慢性乙肝,长期损伤肝脏,甚至增加肝硬化、肝癌的风险。比如一位乙肝五项全阴性的年轻人,在街边小店纹眉时因工具未彻底消毒感染乙肝病毒,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确诊为急性乙肝,虽经治疗康复,但期间肝脏受到了明显损伤;而另一位同样全阴性的人,因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产生抗体,即使偶然接触病毒,也未被感染,这正是有无 “保护盾” 的明显差异。

乙肝表面抗体这层 “保护盾” 的作用至关重要 —— 它是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特异性抗体,能与乙肝病毒结合,阻止病毒侵入肝细胞,从而保护肝脏不被感染。无论是通过接种乙肝疫苗产生,还是既往感染乙肝病毒后康复自愈产生,只要体内有足够水平的表面抗体(通常大于 10mIU/mL),就能有效抵御乙肝病毒的侵袭,降低感染风险。而乙肝五项全阴性的人,恰恰缺少这层 “保护盾”,面对乙肝病毒时毫无防御能力。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不同人群乙肝五项全阴性的风险程度不同,尤其是高危人群更需重视:医护人员、经常接受血液透析者、有多个性伴侣者、乙肝患者家属等,因接触乙肝病毒的概率较高,全阴性状态下感染风险更大,建议尽快采取措施产生抗体;即使是普通人群,也不能忽视这种风险,随着生活中潜在接触场景增多(如外出就餐、美容护理等),感染概率也会相应增加。

对于乙肝五项全阴性的人,最有效的应对方式是 “接种乙肝疫苗”,通过疫苗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乙肝表面抗体,为肝脏建立 “保护盾”。通常需要按照 “0、1、6” 的程序接种 3 针疫苗,接种完成后 1-2 个月复查乙肝五项,确认表面抗体是否产生及抗体水平是否达标(大于 10mIU/mL);若抗体水平不足,可在医生指导下补种疫苗。此外,日常生活中还需注意防护,避免共用个人卫生用品,选择正规机构进行医疗美容、拔牙等操作,减少接触乙肝病毒的机会。

很多人担心 “接种疫苗有副作用”,实际上乙肝疫苗安全性较高,多数人接种后无明显不适,少数人可能出现局部红肿、低热等轻微反应,通常可自行缓解,无需过度担忧。相比接种疫苗的轻微反应,感染乙肝病毒对肝脏造成的损伤更为严重,因此接种疫苗是性价比极高的防护措施。

总之,乙肝五项全阴性不等于安全,反而说明肝脏少了乙肝表面抗体这层 “保护盾”,存在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别因 “全阴性” 就放松警惕,尤其是高危人群,建议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为肝脏建立有效防护,避免感染风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乙肝五项全阴性就安全?别高兴太早,肝脏可能少了这层“保护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