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兰州瑞京糖尿病医院专家门诊中,经常有糖友困惑地问:"黄主任,我明明按时吃药,饮食也控制了,为什么早上空腹血糖还是居高不下?"这确实是许多糖尿病患者面临的共同难题。
兰州瑞京糖尿病医院副主任医师黄新文,从医多年来,他发现不少糖尿病患者尽管按时规律使用降糖药物,但仍存在空腹血糖高于餐后血糖的反常现象。
今天,黄主任就结合临床中遇到的真实病例,为大家剖析空腹高血糖背后的3大原因,帮助糖友们更好地管理血糖。
一、当"降糖药剂量不足"遇上"黎明现象"
曾有一位病程17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李大爷来找我复诊,他反映近期空腹血糖总是在7.0-9.0mmol/L之间波动。通过动态血糖监测,我们发现了问题所在。
典型表现:从凌晨2点开始,血糖逐渐升高,呈稳步上升趋势,直至清晨达到高峰。
什么是黎明现象?
这是指睡前或夜间血糖控制良好,夜间无低血糖发生,但清晨血糖明显升高或胰岛素需要量显著增加的现象。
发生机制:
凌晨时分,人体会分泌生长激素、皮质醇等多种激素,这些激素都会抵抗胰岛素的作用。当降糖药物剂量不足时,就无法对抗这些升糖激素,从而导致空腹高血糖。
黄新文主任建议:
调整晚餐结构: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比例,相应减少碳水化合物
合理安排晚餐时间:与午餐间隔4-6小时为宜
餐后适量运动:晚餐第一口饭后90分钟进行适度活动
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糖方案
二、夜间低血糖引发的"苏木杰效应"
一位患病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王大妈前来就诊,她苦恼地说空腹血糖一直降不下来。通过住院监测,我们发现了真相。
典型表现:夜间出现低血糖,之后血糖反跳性升高,导致清晨空腹血糖偏高。
什么是苏木杰效应?
这是指患者在经历夜间低血糖后,机体触发防御机制,导致升糖激素分泌增加,进而引起清晨空腹血糖反跳性升高。
黄新文主任建议:
晚餐适当加餐:可添加少量低脂食物,如瘦肉、低脂奶制品
药物调整:在医生指导下减少夜间降糖药物剂量
加强监测:特别关注凌晨0-3点的血糖值
三、胰岛素衰退或不足致血糖升高
刘大妈患2型糖尿病5年多,长期使用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药,但空腹血糖一直控制在9.0mmol/L左右。经过分析,我们发现:
典型表现:睡前血糖正常,但夜间血糖持续上升,清晨空腹血糖较高。
问题根源:
白天使用长效胰岛素,到夜间药效逐渐减弱,无法有效控制凌晨时段的血糖,导致清晨高血糖。
黄新文主任建议:
调整运动时间:晚餐后90分钟进行适量活动
优化胰岛素使用: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胰岛素注射方案
加强监测:重点关注睡前、夜间和空腹血糖值
黄新文主任教您如何鉴别
对于在家自我监测的糖友,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初步判断:
苏木杰效应:
凌晨2-3点血糖偏低,清晨空腹血糖高
黎明现象:
凌晨2-3点血糖正常或偏高,空腹血糖更高
胰岛素不足:
睡前<凌晨<空腹,血糖呈阶梯式上升
黄新文主任总结并提示
空腹高血糖的原因复杂多样,切勿自行调整用药方案。如果您也遇到类似问题,建议及时到专业医院就诊,通过系统监测和分析,找出具体原因,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作为兰州瑞京糖尿病医院的医生,黄主任深知良好的血糖控制需要医患共同努力。只有找准原因,才能精准治疗,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