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检查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目前几乎成为了各个体检套餐里面的标配。
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CT检查量超9300万次,我国国内三甲医院的日均CT检查量也经常突破百例。
然而,一些问题也随之浮现:为何一到医院就常被安排做CT?是否有些过度?
更有网友吐槽,看病时和医生没说几句,病没诊断出,钱却花了不少,难道离了CT医生就看不了病?
一、研究发现CT或与5%新发癌相关,还能做吗?
今年4月,美国医学会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一项研究针对美国143家医院的CT数据分析指出,CT检查每年可能与美国新发的5%癌症病例有直接相关性,预计导致了10.3万例放射性癌症,提醒人们不要过度使用CT。
那么,这项研究是否有所考究?
该研究仅仅探索了CT检查使用频率较高时与癌症风险之间的相关性,采用的为风险模型预测,并不是确定的数据。且研究分析的为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并非直接的因果关系。
也就是说,该研究仅仅能推测CT扫描辐射可能导致一些额外的癌症病例,但不能确定癌症的具体来源。但很多媒体对结果进行断章取义,将预测的数据当做事实,以至于引起了不必要的恐慌。

二、CT辐射有多大?每做一次,会不会累积?
其实我们每天都在接触辐射,如阳光等天然辐射,天然本底的平均年有效剂量为3毫西弗。
正常一次X光胸片的辐射量为0.1毫西弗,约是在自然环境下的户外待5~10天或是坐飞机20小时辐射量;一次胸部CT的辐射剂量为7毫西弗,约是2年的自然辐射量。只要不是频繁进行CT检查,所带来的风险是完全可控的。
但很多人还是担心辐射会不断累积,从而给健康带来威胁,真的会这样吗?
我们的身体具有很强的代谢能力,正常一次普通CT扫描后身体会在2个月内进行代谢修复。只要每年接受的辐射剂量不超过100毫西弗,一般不会给健康带来影响。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医学影像部主任王培军表示,一年1~2次CT产生的少了辐射,对健康几乎不会造成影响,我们需要避免的是短时间内无必要地重复检查。
但对于儿童、青少年、孕妇等特殊人群,可耐受的辐射剂量会明显低于成人,在检查前一定要及时与医生沟通,非必要不进行检查。
三、为什么去看病,医生总建议先做个CT?
相信很多人对此有体会,一去医院还没说两句话呢,医生就让去做个检查先,这到底是为什么?
这个问题其实与多方面的原因相关,CT检查有时间短、精确度高的特点,如患者头痛可进行头颅CT扫描及时明确病因,减少误诊的可能性。
而且CT的检查范围很广,除了胃肠道等特殊器官外,从头到脚几乎都可以进行,在临床上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这也给了人错觉,一去医院就要做CT,但其实不同人检查的部位完全不同。
但CT检查也并非无所不能,这几类疾病不要着急做CT检查。
1、感冒发烧
普通的感冒发烧一般与病毒、细菌感染相关,通过血常规、咽拭子等检查即可明确诊断,无需进行CT检查。
2、骨折外伤
四肢外伤、骨折的初步诊断一般通过X线检查即可,只有在复杂骨折时,才需要做CT。
3、头部疾病
大脑、脊髓病变以及脑梗等头部疾病都就要进行核磁检查,只有急性脑出血时才建议进行CT检查。
4、腹部盆腔
除了胃肠道外的腹部盆腔疾病,检查都首选超声,在超声无法确诊的时候才建议进一步进行CT、核磁检查。

CT检查对于一些疾病的诊断非常重要,不必对其过分抗拒,非必要情况下医生一般也不会让做检查,对此无需过多担心。
参考资料:
[1] 《经常做CT是到底会不会诱发癌症?注意!这10种病不用着急做CT》.健康时报.2025-04-20
[2] 《CT可能与5%新发癌相关,这项检查还能做吗?》.生命时报.2025-04-24
[3] 《CT可能与5%新发癌相关?得了10种常见病,千万不要急着做CT!》.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官微.2025-04-29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