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锐评丨处方药随便买?“减肥神药”失控,监管不能失灵

身高约175厘米、体重仅50公斤的女性,觉得自己还“不够瘦”,没咨询医生,私下买了处方药司美格鲁肽注射。用药没多久,就被严重的酮症缠上,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各种症状都冒了出来。据报道,近年来不少人将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等处方药追捧为“躺着就能瘦”的“减肥神药”。通过线上线下药店、社交平台,这些药物大量流向非适应症人群。

目前我国共有5种处方药获得批准,可用于成年原发性肥胖症患者减重治疗,其中包括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两种“明星药”。患者用药,一是要达到医学界定的超重或肥胖标准,且伴有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合并症,二是要由医生逐一排除禁忌症。然而不少人为了减肥绕开医生自行购药、盲目用药,轻则引发低血糖,重则诱发酮症,打破身体的电解质平衡与酸碱平衡,最终导致严重脱水及酮酸症中毒。

为何处方药会成为网红“减肥神药”?背后少不了形形色色营销的推波助澜,也缘于药品把关的层层失守。据报道,电商平台“秒开处方”,甚至体重40公斤都能开出肥胖症处方,根本无需医院就诊证明就可购药。线下一些药店以“联系医生代开处方”为由,仅需身份证登记即可购买替尔泊肽等减肥药。社交平台上,不少药贩子夸大司美格鲁肽的减肥效果,并诱导用户私下交易。

电商平台无需提供线下就诊证明即可开药。图据新京报

从《处方管理办法》严格限定处方药凭医师处方销售,到《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明确严禁处方未开先供药,再到《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确立“先方后药”的硬性流程,每个环节、每条规定都足够严格,为何“减肥神药”依旧失控?电商平台追求交易量,默认虚构病情购买药物这种灰色操作存在,反正“由此导致的各种问题,将由消费者自行承担责任”。实体药店看重利润,不会“有钱不赚”,暗自违规销售处方药已经成为某些药店公开的秘密。社交平台监管无处不在的药贩子有难度,更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放任处方药销售引流帖存在。环环疏于把关,个个不以为意,导致“减肥神药”生意兴隆。

药品不同于普通商品,购买、使用绝不能随心所欲。监管部门加大对药店的巡查、监管之余,有必要压实平台主体责任,要求其明确提示用药风险,一旦发生违规售药行为,平台需承担连带责任。加大处罚力度之后,平台自然会提高门槛,对入驻的药店、互联网医生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规范开方流程,严格限制“秒开处方”等行为。

针尖大的眼,足以进斗大的风。若不严加监管,今天是“减肥神药”说买就买,明天又是何种处方药失控?对涉及药品的违法违规宣传和销售行为,监管万万不能失灵。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李霞

流程编辑:U07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锐评丨处方药随便买?“减肥神药”失控,监管不能失灵